錨定科技創新 引領轉型升級——山東推動工業“煥新提質”一線見聞
六月的山東,驕陽似火;工地工廠車間,建設生產如火如荼。記者近日在山東采訪發現,山東各地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引領工業經濟實現“煥新提質”,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瞄準應用前沿 新材料研發成果不斷涌現
在濱州市魏橋輕量化基地,魚缸中漂浮著兩塊手機大小的蜂窩狀泡沫鋁板。拿起一塊,感覺很輕盈。這一新產品密度不足水的一半,而壓縮強度卻是碳鋼的5倍,集降噪、防火、防爆等多種功能集于一體,可在建筑、通信、交通等領域廣泛使用,讓鋁這一常見的材料有了新的應用前景。
材料是工業的基礎。山東將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列入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進行重點發展,著力為現代制造業創新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在政策支持下,企業持續強化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新材料產業項目接續上馬。
位于棗莊滕州市的聯泓新科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體化項目建設現場正一片繁忙。“我們正在建設一批技術含量高的新材料項目,不少材料都是市場上緊缺的產品。”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說。
他介紹,公司研發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第三代高性能纖維,強度是碳纖維的2.6倍,是普通優質鋼材的15倍。他們還與中國科學院相關院所合作,開發出全球領先的二氧化碳基生物可降解材料PPC技術和高端光學樹脂XDI技術,目前正在進行產業化。
今年5月,山東發布《新材料產業行動計劃(2024-2025年)》提出,2024年、2025年山東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營業收入力爭分別達到1.45萬億元、1.5萬億元左右;全省新材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5000家以上;發布新材料創新應用項目50個以上,重點產品累計推廣達到400種。
聚焦“智改數轉” 裝備制造邁向更高端
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山東“十強”產業之一,全省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企業超過1萬家、營業收入超過2.76萬億元,其中高端裝備占比近50%。近年來,山東持續引導裝備制造業的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一根直徑僅30毫米的鋁錠,能將其加工出127根直徑0.05毫米、高12毫米的“發絲針”,這是山東蒂德精密機床有限公司智能化機床設備的“加工魔法”。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于國輝說,在機床生產中深度融合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產品穩定性、精準度大幅提升。
一些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向上游延伸,將自主研發的智能設備變成了“拳頭”產品對外銷售。位于梁山縣的山東水泊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里,從自動上料到機器人搬運、激光焊接,再到清理、碼垛,各生產環節由智能生產線智慧調度。“我們既用這條生產線生產原有產品,也向外銷售智能生產線和解決方案,從‘單輪驅動’變成‘兩翼齊飛’。”公司技術負責人申偉說,當前山東企業智能化、數字化改造需求旺盛,公司訂單持續增長。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茂慶說,今年以來,山東把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作為推動工業穩進提質的引領性工作,動態梳理企業技改需求,常態化開展專家咨詢診斷、優秀服務商路演等供需對接活動。同時,優化財政資金支持方向和使用方式,推進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管理創新,進一步塑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加快低碳轉型 資源開發利用提質增效
在老工業城市淄博,工業尾氣中的二氧化碳被捕集、液化,通過管道輸送到百公里之外的勝利油田多個區塊,被注入地下用于驅油。
作為國內首個百萬噸級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工程,“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項目”既驅動了油藏中的原油,又實現了二氧化碳地下永久封存,讓油田開發實現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雙贏。
“二氧化碳驅油效率比水驅高約40%,封存率一次能達到60%至70%。”勝利油田注汽技術服務中心二氧化碳項目部經理屈龍濤介紹,項目可實現年增油20萬噸以上,年封存二氧化碳能力已達百萬噸級,相當于植樹近900萬棵。
下游的石油化工領域同樣正加快低碳轉型。位于菏澤市的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世界首臺(套)30萬噸/年原油裂解制烯烴(UPC)裝置建設如火如荼。作為全省重大標志性高端化工項目之一,東明石化UPC技術以原油為原料,直接裂解生產乙烯等化學品,縮短了加工流程,可大幅減少原油和能源消耗,每噸產品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30%。
山東在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提出,確保“十四五”期間石化等5大行業合計減少碳排放量2150萬噸、碳排放強度下降22.4%。“山東‘一業一策’推動石化產業集約集聚、提檔升級。化工產業轉型升級行動取得積極進展,年產200萬噸以下常減壓煉油裝置正有序關停退出。”山東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崔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