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報警、手機提示……防汛也有“智慧大腦”!記者直擊太平山中央公園防汛演練現場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兆慧
“嘟……嘟……嘟……”智慧大屏上顯示紅色緊急預警,“水位過高,全體人員準備!”
從6月份開始,島城進入汛期,為確保安全度汛,多地開展防汛演練活動。當防汛和智慧化相結合,將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6月20日下午,記者來到太平山中央公園,體驗智能化防汛新模式。
智慧大屏實時監測
大屏能報警,手機有提示
“嘟……嘟……嘟……”小西湖水面上的浮漂傳感器感應到水位上升,智慧大屏上出現紅色緊急預警并發出警報聲,顯示小西湖位置水位過高,系統立即產生工單,將任務派發給相關工作人員。同時,管理人員的手機APP中也收到紅色預警信息。
“水位過高,全體人員準備!”青島城發集團工程管理部(安監部)李連濤通過呼叫機喊道。
拉起警戒線疏散人群
此次防汛演練兵分四路,有后勤保障、信息保障、現場處置和應急救護四個工作組,各組同步進行搶險。現場處置組的每一位工作人員身穿救生衣,迅速將水泵的抽水管放入小西湖,水泵一啟動,“嘩”的一聲,小西湖的水被抽送到了距離最近的下水道中。另一邊,后勤保障組正在用沙袋圍堵低洼地段的積水,以防水流擴散蔓延,以便及時匯集排入下水道。而應急救護組則在現場搜救受傷人員,第一時間采取急救措施,并用擔架運送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信息保障組立即檢查了涉險水電線路,及時關閉了所有電閘。
工作人員抬著抽水泵
演練緊鑼密鼓地進行,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現場就已恢復如初。
“演練按照‘線上指揮+線下配合’協同作戰的防汛模式,防汛指揮部依托智能化防汛技術,通過智慧大屏,實現對湖面水位的實時監測,獲取預警信息,及時調度應急搶險隊員跟進處置安全隱患問題。智慧大屏集成了先進的傳感器和數據分析系統,能夠準確監測,并自動調整應急方案,確保防汛措施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為快速響應和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李連濤說。
工作人員扛著沙袋
將水抽送到草坪里
用沙袋防止水流流向地勢更低的地段
2021年曾遇嚴重積水
在2021年,中山公園就曾經歷過暴雨引發的嚴重積水。
“我記得是2021年七八月份,當時風大雨大,再加上中山公園是山體公園,山上的水都往地勢低洼的地方流。中山公園兩個地勢比較低的地方就是櫻花大道和小西湖,當時南門的水都沒過小腿,直接流到香港路,造成交通堵塞。”市級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孫爽介紹。
這一場險情,公園工作人員處理了兩三天才解除危險,對設備和樹木也造成了極大的損害。“全園面積200多萬平方米,樹木周圍積水嚴重,如果不能及時挖溝排水,很多樹木就會奄奄一息。還有房屋個別地方的設備設施被浸泡,造成的后果都是很嚴重的。”
“越是經歷過,越知道災害發生的危險性。所以每年一進入汛期,公園便會組織防汛演練,這樣在真正發生危險的時候,工作人員能夠更熟練應對。”孫爽說。
預計七月下旬八月上旬迎來主汛期
據了解,今年溫度偏高,降水偏少,島城森林防火期延后了一個月。但汛期仍為6月~9月。
什么時候會迎來主汛期呢?“我們叫‘七下八上’也就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華北、東北地區降水最為集中的時期,若要按照雨季防汛標準,也可以將這個時間段延后到7月中旬以后到8月中旬以后,為期一個月。”孫爽介紹。
演練活動充分展現了太平山中央公園在緊急情況下的應急反應能力,測試了公園的智慧化系統、排水系統、應急預案等各個環節的響應速度和效果,展現了公園管理部門的應急響應能力和處置水平,為公園的安全運營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