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島|曾經風云變幻,如今皆是煙火——探訪沂水路,尋找建筑背后的政客、商人蹤跡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張文艷
適宜的溫度,秀麗的美景,青島總是能引來矚目的目光。
繼續行走青島,打撈滲透在街里的文化氣息。這一站,來到沂水路,眺望一眼到海的青島路,在美景中尋找故事,在故事中感受美景。
與游客擦肩,與大門中的市民邂逅,撫摸建筑,在院落綠蔭下感受青島初夏特有的涼爽,是放松,是愜意,更有一種厚重的韻味。
穿越沂水路,仿佛穿越了不同的人生。
老樓滄桑
見證城市的喜憂與平靜
在沂水路,感受到了不同的人生路,有喜有憂,有淡然,也有酸楚。
“逆行”,是從交叉路口開啟的。
沂水路曾叫過地利街、赤羽町,是一條很短的老街,也是一條美麗的觀光街。是個Y字路,終端分別與德縣路與湖南路交叉,沂水路11號是德國總督府的舊址,沂水路14號是英國領事館舊址。在Y字交叉口上,是老市政府廣場。一片綠意盎然中,一對對的情侶占據了各個角落,他們正在攝影師的指揮下拍攝婚紗照。新人臉上羞澀且幸福的笑容,讓觀者忍不住嘴角也跟著上揚。
一名游客向記者感嘆,青島真適合拍婚紗照,街上隨便一站,就是大片。
在廣場上,俯視青島路,這里頻頻登上熱門話題,一眼到海的遼闊,和花壇、建筑、道路、人的和諧,是天然的畫卷。
轉身,則是德國總督府舊址,也是百姓口中的老市府。這棟建筑的經歷,可謂滄桑波折,又有過狂歡的驚喜。它是見證者,也是親歷者。
11號,這個數字,似乎與城市的命運有關。1897年11月,德國侵占青島,將象征統治的總督府建在葫蘆埠(觀海山)的正南方,正對著進出膠州灣口的主航道。1914年11月,日德青島戰爭后,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島。
那是冬日,寒冷在季節,也在城市的肌理中。
德國總督府由德國建筑設計師馬爾克設計,1906年竣工。建筑面積達7123平方米,主體高度為20米,是一座四層樓房。30多個臺階,給人以延長的縱深感。建筑采用19世紀歐洲公共建筑的對稱平面,主面為三縱五段的對稱處理,建筑平面呈凹字型。背山面水,成為了青島的標志性建筑。大樓正對著廣場,花壇式綠地,成為許多大型活動的場地。
在總督府的周邊,分布著許多高級官員的住宅,以及執法機關、領事館、洋行、旅館等,是當年的行政中心。
一棟建筑的特色,在于本身的設計,也在于地形的優越。德國總督府的建設,就是利用山坡與大海,對稱展開,更造就了一種威嚴之勢。而且,在石料的選材上,也充分發揮青島當地石材的特性,墻面采用剁斧花崗巖深凹縫式設計,凸顯建筑物的沉穩大氣,并增加尺度感。
歷史的云煙,給了這座城市許多的印記,而德國總督府也變換著豐富的表情。總督府建成后成為膠澳總督的辦公場所。1914年日本人第一次侵占青島時,成為日本駐青島守備軍司令部。
當五四運動的呼聲由遠及近,傳到青島時,天空中的陰霾在晨光中透出耀眼的光芒。總督府前,沒有高調的集會,但在人群中,那種獲得自由的期盼已經開始涌動。建筑門前,市民的腳步也逐漸輕快起來。據理力爭終于成功,1922年,中國北洋政府通過外交談判從日本人手中收回青島主權。12月10日,回歸典禮在總督府舉行。
這一天,值得銘記。
為了這一天,無數人付出了努力。甚至在接收前夕,日本還操縱匪徒孫百萬,制造了震驚全國的綁架案,綁架了青島總商會長隋石卿等人,意圖破壞中國的接收計劃。陳干挺身而出,單槍匹馬,深入虎穴,勸降孫百萬,得以為青島回歸保駕護航。
終于,回歸典禮順利進行。沂水路上,人頭攢動。一大早,市民們就陸續來到總督府前廣場,“膠澳自治籌備委員會”“青島總商會”等單位團體的旗子匯聚成一片,禮賢中學、明德中學的學生隊伍,也有序地排列。準備歡慶的人們,還有來自專業劇院的團隊,也踩著高蹺來到現場,人群中,歡快的氣氛彌漫開來。街道上,一位20多歲的青年格外顯眼,他濃眉大眼,留著寸頭,身著西服打著領帶,精神干練。他手持相機,行走在街道上,一次次地按動快門,將青島接收前后畫面全部記錄下來。這位青年就是班鵬志,這些照片被他收錄成冊出版,名為《接收青島紀念寫真》。
11時,青島行政交接儀式在總督府三樓會議廳舉行。中國方面出席的有魯案善后督辦兼中日聯合委員會委員長王正廷、膠澳商埠督辦熊炳琦,以及行政接收委員會各委員和青島地方軍政官數十人;日方人員有以民政署長官秋山雅之介為首的10余人。總督府正門前的平臺上,王正廷威風凜凜地居中而立,中日雙方分列左右。
青島總督府門前廣場上,人群聚集在一起。當觀象山的時鐘奏響午間12點的鐘聲時,在前海的中外軍艦開始鳴放禮炮21響。廣場前的百姓們歡聲雷動,在禮炮聲中,位于總督府頂端的日本太陽旗緩緩落下,代表中華民國的五色旗徐徐升起,大樓前的中國警察面向旗幟行執槍禮,廣場前的百姓也紛紛脫帽致意。12時5分,喇叭聲響,日本司令部退出,日本守備隊隨之撤去,中國警察守備,衛兵交替儀式完成。頓時,廣場上鑼鼓齊響,鞭炮震耳,歡呼聲混入海浪的波濤聲,震徹天空。鑼鼓聲、鞭炮聲,不絕于耳,踩高蹺、扭秧歌隊伍從廣場走過,洪波涌起,與歡呼聲一起掀起聲聲巨浪……
之后,總督府舊址成為膠澳商埠督辦公署,1929年又成為青島特別市政府所在地。1938年,日本人再次侵占青島時,此樓是日偽青島最高統治機關所在地。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李先良率領青島保安大隊接管大樓,仍作為青島市政府所在地。然而,1945年的12月,憤怒的聲討聲蔓延到整座廣場,因費筱芝被反動軍警槍殺,青島各大名校的學生在廣場上憤怒聲討,時任市長李先良只能灰溜溜地從后門逃走……
終于,在1949年的6月2日,青島解放,樓前的慶祝游行,為青島掀開了嶄新的一頁。市政府東遷后,這里是市人大、市政協辦公所在地。
徒步老街
感受喧囂過后的煙火氣
沂水路的另一端,是江蘇路。因為臨近醫院,道路上行人匆匆。唯獨沂水路2號樓下的擺攤老人,搖動著手中的撥浪鼓,有節奏的聲響,仿佛是時間的旋律,在老樓中回蕩著歲月的腳步。
基督教堂,鐘聲傳來,早市的熱鬧剛剛散去,賣櫻珠的女子兜售著最后的貨源。曾經的沂水路,是威嚴的所在,如今卻充滿著生活的氣息。
只是,高墻之上的沂水路1號,仍給人以神秘之感。
由于樹木的阻隔,無法窺見建筑的全貌,緊鎖的大門,也隔絕了外面的繁雜。1號曾是德國人威廉·喬治的喬治公寓,后作為美國駐青島總領事館,總領事為司派克。這棟建筑平面清晰,立面裝飾也趨向簡潔,保留了高大的山墻、老虎窗,開放式的明廊,顯得更加自由和靈動。
進入3號并不困難。始建于1901年的建筑,帶有明顯的中式風格。石頭臺階砌成的山梯,為市民鋪開了一條方便的胡同,庭院綠樹環繞,月季開得正艷,高矮的錯層院落,用竹子將外界的嘈雜與庭院分離開來。一處小菜園,有人在忙碌。中西結合的別墅建筑,在沂水路風格鮮明,鐵藝風向標很是精美。這棟建筑又稱為蓋爾普克親王別墅,由德國人馬克思·科偌普夫設計。后來,是升允的王邸。
多羅特·升允,字吉甫,號素庵,蒙古族王爺,晚清時他曾任陜西巡撫、江西巡撫、察哈爾都統、陜甘總督等要職。他是衛禮賢回憶錄里的“蒙古親王”,是溥儀口中公開反對共和的四位王公大臣之一,跟大多數遺老一樣,清帝遜位后,他來到了青島。衛禮賢曾描述他:“……年長的蒙古族王公,脖子上有一道很深的刀疤,他曾任西部省份陜西和甘肅的總督,頗有閱歷。他熱忱、堅毅,性格豪爽大氣……他曾陪伴慈禧太后逃離京城,那時他扮作車夫,太后則扮作農婦。”升允并不甘寂寞,他策劃于密室,拉攏于高層,即使民國成立后,仍然念念不忘復辟之夢,當然不是他想當皇帝,而是擁戴溥儀復辟。失敗是必然的,1921年,這位復辟破滅之夢的升允,受金石學家羅振玉之邀來到天津做寓公。1931年病逝,是年73歲。
轉到院落背后,是一座宿舍樓,加蓋于上個世紀80年代。
地鐵4號線的信號山站,就坐落在沂水路5號建筑門口。沂水路5號是斯提克否太宅第舊址。建筑地上3層,地下1層,外墻花崗巖砌基,淺色墻面,東南、西南兩立面中央起山墻,墻面底部以石塊砌筑。德國人斯提克否太1898年受雇于德國海軍來到青島,與同為筑港工程師的弗里德希等一起建造大港。起初,他住在威廉王妃大街(現武定路)的別墅里,1905年,遷入沂水路5號。1910年,離開青島,把房子賣給了哈利洋行董事奧古斯特森。后建筑又成為渣打銀行青島分行經理的住宅。英國渣打銀行,也譯為麥加利銀行,青島分行建在館陶路上,經理住在沂水路5號,樓內有一大廳,他有時在這里舉行派對,參加他的派對是西方在青島上層人士身份的象征。
如今的5號建筑大門緊閉,斑駁的痕跡和臺階上的蒲公英,以及墻面上被雨水沖刷的痕跡,似乎在向我們展示時光的蹤跡。
7號大門的墻垛上,一個大牌子引人注目:沂水路7號,迪德里希別墅,始建于1907年,田園式獨立院落。石勒腳、清水紅磚、紅瓦,頂層外墻為半木構架形式,整棟建筑典雅華麗,具有德意志中期傳統建筑之美,被列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建筑。
建筑最初的為捷成洋行所建別墅,其經理迪德瑞希居住,紅色磚瓦,綠樹交相掩映,神秘而幽靜。1933年作為中魯銀行經理宅,中魯銀行是當時青島一家二流的私營銀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私人住宅,如今是政府單位的辦公樓。7號對面是青島最早的消防隊,臨街一層是有3部消防車的車庫,地下一層住著日夜值班的消防隊員。20世紀40年代,曾作為在青島有一定影響的海風雜志社的辦公室,旁邊曾是日本朝日通訊社。
抵達9號時,沂水路就顯得愈加開闊了。歐陸風格建筑始建于1899年,起初為德國高層官員官邸,稱“11號官邸”,后改稱“營部大樓”。1923年,青島診療所遷至此處,1933年擴建,改名為“青島鐵路醫院”。青島解放后,此地成為濟南鐵路局青島辦事處招待所。2000年左右,院子里有了早市,賣時令蔬菜和水果等,很受周圍市民歡迎……
可以說,沂水路是一部由德國老建筑書寫的歷史巨著,涵蓋著城市的變遷,也記錄著從嚴肅的政客到平民百姓的不同表情。
過去與現在
眺望一眼到海的遼闊
沂水路的走勢最后在9號分開,11號是德國總督府舊址,14號則圍著府前廣場向大海延伸,與青島路平行。
沂水路14號,在湖南路與沂水路交叉口,高大的槐樹從院落里伸出墻角,為路人遮蔽艷陽。
房前屋后的群樹掩映著一座造型美觀的三層歐式建筑,始建于1907年,為政府官員寓所。1934年在東面接建了翼樓,英國領事館初在湖南路9號,后升格為總領事館,遷至沂水路14號。106歲的紫藤在門口的通道上,蜿蜒向上,仿佛一條古老的時光隧道,引領著人們穿越歲月的長河。這棵紫藤見證了無數人的來來往往,也見證了城市的變遷。
出了沂水路,過了湖南路,就可以俯瞰青島路了。
青島路的建成可以追溯到1903年德國總督府建成之時,最初即是為連接德國膠澳總督府和威廉皇帝海岸(太平路)而修建的,而命名為威廉街(以德國皇帝威廉命名),更以顯示總督府的威嚴和高貴。中國收回青島后,這條街道更名為青島路。
青島路不長,呈A字形,《膠澳志》記載為“長度181.80公尺,面積5808.58平方公尺”,但地位很高。它面向大海,背靠觀海山,連接著太平路、廣西路、沂水路、湖南路、湖北路、德縣路以及觀海路。在德國侵占青島時期,德國膠澳高等法院、德國大飯店、德華銀行大樓、膠濟鐵路礦山公司等都位于青島路,這些建筑也使青島路形成了獨有的特色景區。沿著觀海山山坡順勢而下,穿過廣西路直至海邊,花崗石鋪設的石階和道路中間的花壇,將道路劃分成兩側,供車輛在廣西路到太平路間穿梭。
重新修葺一新的青島路,與歷史照片重疊。不同的是,老照片上,道路的南端與太平路上的葉世克紀念碑相接。葉世克紀念碑建成于1904年,1967年被拆除。如今這處臨海的半圓弧形所在,是一花壇綠地。
青島路兩側的建筑不多。青島路1號,是一棟眺望波濤的德式建筑。山墻上,1899的字樣向路人展示它走過的滄桑歲月。雙層圓頂的八角形塔樓,用綠色的屋頂,與墻面的黃色,以及紅色的屋瓦,構成青島路與廣西路轉角的亮麗色彩。高聳的花崗巖圍墻,隔開了院內外的光線。正門開在青島路上,弧形門楣上的南園二字由青島書法家高小巖書寫。歷史優秀建筑德國領事館舊址的掛牌上,記載著它的生平:建于1899年到1912年,初為德國僑民私宅,后曾作為德國駐青島領事館。1947年,孔子第75代孫,原青島工商實業銀行理事長孔祥勉先生購買居住。1986年后為南園孔子紀念館。
青島路與太平路相接處,兩座同樣經典壯觀的建筑,像是一幅圖片的邊框,與總督府完美和諧地搭配成一道城市景觀線。左邊海因里希親王飯店(1998年被拆除),右側是德華銀行舊址。德華銀行舊址建成于1901年,是德國鐵路設計師海因里希·錫樂巴和路易斯·魏爾勒的作品,具有典型的意大利文藝復興式宮殿風格。獨立的院落,與海相伴,目睹晨暉夕霞織染云海,在大海中碎成一道道粼粼波光。再往里走,是一棟三層高的方正大樓,比起風格迥異的德式建筑,它顯得很板正。德國侵占青島后,在太平路建立了德華銀行,仰仗著在青島的特權,開始了經濟控制。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后,德華銀行舊址被日本駐青島總領事館占用。1945年,中國銀行青島分行接收德華銀行舊址建筑。這棟大樓體現了歐洲近現代建筑藝術美學,具有獨特的文物價值和社會人文價值。
從沂水路到太平路,用腳步劃出了一個大大弧度。歷史的云煙已經散盡,建筑的留存,讓歲月得以沉淀。迷霧逐漸散去,在晴朗的天氣里,站在府前廣場,可以清晰地看到遠處的海面和山巒,感受到大海的廣闊和山巒的雄偉。
- 上山記丨嶗山采蘑菇火爆出圈,緣何如此受寵?記者日行15公里山路探訪→
- 一線探訪丨新房“熱”起來了!有項目一天賣了一個月的量,有樓盤節后要漲價
- 我是追夢人|探訪青島“母親工業”博物館,“火車頭精神”傳承72年
- 一線探訪丨森林里的書屋開放、500平米大泳池現雛形……浮山森林公園“公園+”功能升級
- 煙火氤氳,食色生香
- 半島V視 | 一線探訪:一“泡”走紅,出口興旺俏了青島白菜!記者實探泡菜加工廠
- 藥香融入“煙火氣” 中醫夜市“開攤”
- 平安銀行私人銀行企望中國行青島站:走進海氏海諾,探訪醫療創新產業升級的奧秘
- 半島聚焦丨相“月”青島,煙火氣升騰!一起來感受生活的熱情與活力
- 創意海報丨沉浸式感受!slogan的青島,街頭巷尾中燃起“新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