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張票卡見證青島地鐵發(fā)展!“發(fā)燒友”帶著這些“寶貝”打卡6號線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郭振亮
青島地鐵6號線一期作為全國首條全自主運行系統(tǒng)(TACS)示范線路,一開通就備受市民特別是地鐵迷的關注。家住市南區(qū)的地鐵“發(fā)燒友”陳先生,就帶著自己收藏的152張青島地鐵票卡來感受了全新的6號線。這152張地鐵票卡包含試乘票、紀念票等各類青島地鐵票卡。對陳先生而言,每一張獨特的紀念票都不僅僅代表著一個站點,更記錄著青島地鐵從起步到騰飛的每一步。
陳先生攜帶地鐵票卡前來體驗6號線
用一張張票卡見證青島地鐵發(fā)展
“乘坐高鐵火車時,我習慣將票卡收集起來。2012年一次偶然機會,我得到了一張北京地鐵紀念票。我的收藏重心便從火車票轉移至地鐵紀念票。在青島地鐵3號線開通后,我一直專注于青島地鐵票卡收集。”
從2015年3號線北段開通,到2024年6號線一期開通,陳先生不僅見證了青島地鐵的飛速發(fā)展,更是積累了152張珍貴的地鐵票卡。
陳先生收集的部分紀念票
“每一張票卡不僅是我的收藏歷程的見證,也是我與青島地鐵共同成長的見證。”陳先生說。這些票卡不僅記錄了他個人的收藏歷程,也反映了青島地鐵從無到有、從有到優(yōu)的歷程。
地鐵不僅是一種出行方式
“地鐵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出行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陳先生笑著說。他每天乘坐地鐵從燕兒島路站前往公司。對他來說,地鐵已經(jīng)成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一次,陳先生急匆匆地趕往青島北站,卻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忘了帶傘。正當他站在雨中無措時,地鐵青島北站——彩虹車站的工作人員微笑著遞給他一把傘。陳先生回憶道:“一把傘讓我感受到的是城市的溫暖,當時像我一樣的乘客有很多,工作人員舉著傘送我們出站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積累,讓陳先生對青島地鐵產(chǎn)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說:“青島地鐵不僅給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更在細節(jié)中展現(xiàn)了對乘客的關心和尊重。這種服務精神讓我感覺非常幸福。”
訴說軌道交通美好未來
地鐵票卡印有城市地標、風景名勝,串聯(lián)起一座城市的文化脈絡。在地鐵票的方寸空間,讓地鐵與乘客建立起一個情感聯(lián)系的媒介,也增進了乘客對這座城市的認同感和情感聯(lián)結。一張張地鐵票卡不僅承載著時代的印記,見證著青島地鐵的發(fā)展歷程,更訴說著軌道交通美好的未來。
目前,青島市已開通運營地鐵線路達到8條,運營里程增至348公里,累計運送乘客突破17億人次。一條條地鐵在城市中穿梭,一座座地鐵車站遍布街巷,當乘坐地鐵已經(jīng)成為青島市民離不開的出行方式,地鐵將載著千萬市民暢達青青之島,筑夢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