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點慣性思維,多點防范意識,別做“工具人”
特約評論員 宋守山
哥們兒,借你銀行卡用用”“幫我走走賬”,類似于這樣的一些請求,估計現在很多人會提高警惕,可能會問自己幾句:不會是騙子吧?會不會涉嫌“洗錢”?但是,如果一些請求在你的“生意”范圍呢?比如,近日江蘇一花店老板接了樁制作“現金”求婚花束的生意,結果不到一小時,賺錢的“驚喜”,變成了涉嫌幫助“洗錢”的驚嚇。
有人會為花店老板喊冤,畢竟看似是一樁“來料加工”的生意,再說這花店老板也不知道打過來的錢是什么來路,對方是銀行轉賬,從銀行轉來的錢如何分辨來路呢?對資金來路的判斷超出了我們普通人的識別能力,開門做生意,難道對方通過網絡支付,還要問一下錢的來路正不正嗎?這話聽起來挺有道理,但仔細推敲卻讓人心驚膽寒。且不說以人民幣制作成禮品,本身就涉嫌違法。而且在這個案例中,實際上已經不是店家自己在收款,也不是自己的經營應收款,本質上是將對方的錢取出來,做成了“現金花束”,又基于此將現金還給了對方。操作過程中,就在事實上出借了自己的銀行卡,如果對方涉嫌詐騙,也就在不知不覺間完成了將贓款“洗白”的流程。
該案例之所以備受關注,正是因為這一系列行為顯得非常合理、合情,如果不仔細注意,可能還覺得沒有任何問題。這也是近年來類似“洗錢”等犯罪活動的一些新特征。雖然近年來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大以及新聞媒體的報道,很多人的防騙意識、反電信詐騙意識在不斷提升。但是,犯罪分子也在不斷提升著自己的違法技能。他們不僅會進行一些高科技犯罪,同時也利用一些新的社會現象,利用一些新生事物,特別是利用公眾的慣性思維,利用一些看起來“沒問題”的環節,去實施犯罪活動。
這些違法犯罪活動猛一打眼看不出端倪,但仔細復盤的時候,就會發現其中的一些不合理之處,不僅誘惑很大,而且巧合太多,更為重要的是其間很多環節根本經不起推敲。我們在面對一些突如其來的“驚喜”時,不妨少點慣性思維,多提醒一下自己——此事必有蹊蹺。
(作者為青島科技大學傳媒學院副教授、媒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