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峪花餑餑,“蒸”出濃濃年味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偉
俗話說“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春節(jié)期間,饅頭是每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過年蒸饅頭,寓意著蒸蒸日上,日子越過越紅火。隨著年關(guān)的臨近,島城市民也把買饅頭、定做饅頭,提上了日程。
2月6日,記者在城陽夏莊街道山色峪社區(qū)花樣饅頭房看到,二百多平方的車間內(nèi),一派熱氣騰騰的景象。和面、揉面、醒發(fā)、制作、上汽蒸……十多名面點師傅各負其責(zé),忙得不亦樂乎。
山色峪花樣饅頭房經(jīng)理趙飛告訴記者,山色峪花樣大饅頭都是選購的品牌面粉,用純正的山泉水和面,純?nèi)斯と嗝妫哉舫龅酿z頭特別香甜勁道。進入臘月,訂購花樣饅頭的市民就多了起來,尤其是農(nóng)歷小年之后,面點師傅都是每天早上7點開工,一直忙到晚上10點多。目前最受歡迎的是棗餑餑、魚花、元寶等,每天差不多得做4000多斤各式花樣饅頭。
據(jù)了解,花餑餑制作技藝在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在膠東一帶尤為盛行,被稱為“膠東花餑餑”。在城陽夏莊街道山色峪花樣饅頭作為當?shù)匕傩盏囊环N傳統(tǒng)技藝,以其純正的口味、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鮮明的藝術(shù)特色而聞名于當?shù)亍?/p>
城陽夏莊山色峪花樣饅頭是一種傳統(tǒng)美食,逢年過節(jié)、婚喪嫁娶的時候,人們都要蒸制花餑餑進行祈福。其特點顏色豐富、造型生動,并且蘊含求吉納福的愿望,深受市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