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市南區:“相伴最優成長”家校社同心同力給孩子高質量陪伴
半島網12月1日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要求形成定位清晰、機制健全、聯動緊密、科學高效的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構建良好的育人生態,增強協同育人共識,培養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推進市南區家校社協同在全環境立德育人中持續發揮積極作用,青島市市南區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聚焦機制、隊伍、課程、資源、保障、品牌“六個體系”建設,打出系列“組合拳”,深耕了市南區“相伴最優成長”家校社協同育人品牌,持續推進“家校社育人共同體”建設,育人成果不斷積累顯現。
聚焦家校社協同 深化“相伴最優成長”育人品牌
為了發揚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為家庭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新方法和思路。
為促進市南區教育高質量發展向上攀升,市南區教育和體育局成立了家校社協同育人指導中心暨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服務中心,配備心理功能室和各類設施設備,戶外活動區、悅心廳(接待室)、舒心吧(活動室、沙盤室)、開心吧(宣泄室)、知心吧(咨詢室)、育心吧(培訓室)、助心吧(督導室、熱線室),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探索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決策部署,深化“相伴最優成長”育人品牌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開展心理健康測評及分層分類指導,為近5萬余名學生建立身心健康指導“一生一檔”;為每所學校設計搭建感統教室、配置感統教具、配備心理專家,提升學生感覺統合能力;開設60節“相伴最優成長”暑期課程及常態化周末課程;建立專家、教師、家長志愿者三支家庭教育隊伍,開展家庭教育宣講百余次;實施學生體質健康、體育技能“雙檢”工程,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學校績效考核,設立校園體育質量質檢月;全方面覆蓋50各社區建立家校社協同育人服務站,調動社會資源服務教育、開放82853376心理咨詢熱線,直接對話家長……這兩年,市南區家校社協同育人指導中心暨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服務中心工作有聲有色,亮點頻出,在”護航少年兒童身心健康行動”、組建家庭教育名師團隊、賦能家長完善課程體系、注重社會資源利用方面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島城老牌教育強區教育發展的“新生態”、“新格局”、“新作為”。
下一步,市南區家校社協同育人指導中心暨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服務中心將扎根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山東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等良好基礎,凝聚“全環境立德樹人”工作合力,帶領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在機制建設、隊伍建設、教育資源、課程建設、品牌建設五方面深耕,著力建設定位清晰、機制健全、聯動緊密、科學高效的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促進區域未成年人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更加濃厚,繼續深化“相伴最優成長”全環境育人品牌,同時推進家校社育人標準校、示范校建設。
實施“品·智”行動 開展親子實踐課程
組建“家庭教育服務站” ,打響與社區合作第一槍。2月25日,“青島大學路小學-龍江路社區家庭教育服務站”啟動賦能,扎根社區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拉開了家校社協同育人行動的序幕。
青島大學路小學與龍江路社區合作組建“家庭教育服務站”后,實施更高效率、更高質量的家校社協同育人“品·智”行動,全校2400余名學生及家庭受益。“青島大學路小學-龍江路社區家庭教育服務站”充分發揮龍江路社區消防體驗館和市南老城區“老舍故居”等名人教育資源,鏈接各級各類實踐基地,開放青島大學路小學操場,逐步形成安全體驗、書香沙龍、墨韻傳情、游戲健身、“大學人美贊大學路”等一系列親子實踐課程,引導青少年在課堂學習、家庭教育、社會實踐中與時代同頻共振,實現“知”與“行”有機統一。
開設“家長大學” 提升好爸媽“育”理念
青島市市南區實驗小學——“慧創城”八大系統的文教系統中,除了兒童大學和教師大學外,還有家長大學,下設親子教育學院、家長效能工坊和好爸媽繽紛社團。
家長大學“家長效能工坊”是由家委會資源部組織,發揮強大潛能、服務學生實際的團隊。工坊運轉以來,先后成立魅力家長課堂義工團、上放學安全引導義工團、午餐管理監督義工團、圖書管理義工團和大型活動義工團等等。尤其是魅力家長課堂義工團,幾年來為學生們帶來了海洋科考、職業體驗、傳統文化、科技創新等方面的精彩內容,豐富校園學習,開拓學生眼界。
建立“慧創城”生涯教育家長導師團積極挖掘家長豐富的職業資源,通過“家校社協同育人”,建立了家長“生涯導師團”和“生涯教育資源庫”,建設了一支熱心教育、熱心公益的家長生涯導師隊伍,家校攜手匯編了《小公民職業規劃課程指導手冊》。一批批家長生涯導師走進校園、站上講臺,一系列“有意義+有意思”的“城市鏈接”生涯教育課程走進了課堂,開闊了師生的視野,拓闊了學校職業啟蒙教育的學習天地,同時也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用“海文化”浸潤家風 打造“文登好爸媽”家校社協同育人品牌
多年來,青島文登路小學“文登好爸媽”家校社協同育人體系建構成型,一個“好”字就是品牌核心,好家長好資源最終實現的是讓每個家庭個體都好的美好愿景。
每年新入學的學生,都會通過心理繪畫、調查問卷等方式,一生一檔分析家育問題,探尋來自學生本體的成長導向,個性化指導。
開設迎合家長需求的“好爸媽課程”,提供三維課程。自能提升課程上定期聘請專家授課,倡導家長主動汲取需要的家庭教育知識;家長沙龍課程以班級家長或小范圍家長開展組團式的互助沙龍,學校梳理出《“存在主義父母效能成長團體”家庭教育教學模式》,形成年級課程化指導;校本適切課程編寫了《“智慧好爸媽”家庭教育口袋書》、《起航了》新生家庭入學指導手冊,《家長學校年級專享課程》、《小海星愛上學》始業銜接活動手冊,《小書蟲》閱讀手冊、《海式少年探海記》研學手冊,為家校社協同育人提供了有效的抓手。
提供開展家校互動的場景渠道。讓家長作為“觀察者”、“參與者”、“學習者”,通過不同的方式“花樣互動”。發揮現代媒體的鏈接作用,線上家校面對面,直播課堂,在微信平臺上,設立“家校衛星團”微信專欄,開展不同專題家長問卷,采集數據,為學校方案政策提供依據,激發育人效能的提升。
形成“三級”育人講師團 打造心理健康聯動課程
青島基隆路小學打造“班級-校級-專家級”的“三級”育人講師團,每月開展學生心理健康通識教育,定期組織家長進行家庭教育;邀請青島市家庭教育專家團首席專家組建專家級心理健康教育與家教育指導與咨詢;廣泛動員家長資源,每班選派一名家庭教育經驗豐富的家長,組建“家長講師團”隊伍,采用家長進課堂、微課錄制、文章推送、家長會分享等方式,確保多形式、多途徑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服務。
學校開展每學期一次的專題心理健康活動,聘請校外心理專家,打造實踐課程;開設心理教育家庭教育微課堂,開辟“家教回聲”專欄,打造了心理健康聯動課程,為學生的健康幸福成長奠基。學校還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教育工程,通過“校長會客廳”“家長進校園”“教師進家庭”“全員家訪”、心理健康短視頻創編活動等,撬動內外貫通的育人大課堂,讓每一個家長成為教育的同盟軍,共同助力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
多元評價 助力家校協同育人
青島萊蕪一路小學傳承家校共育良好傳統,在“美好共育” 家校社協同育人品牌創建中,實現服務“全覆蓋”。成立了由山師大專家、區域和學校名師、家長志愿者組成的家庭教育指導團隊,根據家長的不同需求分4個版塊研發了12節家庭教育課程,每周六晚進行直播,次日家長可看回放,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子觀念,促進家校共育。
學校積極構建了“好家長”成長評價體系,編印了《美好爸媽在成長》家庭教育指導手冊,內設“家庭閱讀、家校活動、學習成長、親子陪伴、評價表彰”五個板塊,每學年一冊,每年進行內容的更新和學習的遞進;采用“爭星”“家庭成長卡牌”等方式進行等級和定性評價,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到家庭教育中來,讓家長陪伴孩子在六年中一起成長,成為幸福級別的、美好級別的爸爸媽媽。
打造“家”油少年育人共同體 建立校外家校社協同育人服務站
青島二十四中學構建了“家”油少年課程體系。課程涵蓋基礎必修課、拓展選修課、專家引領課、家長分享課四大課程主干。學校每年通過家長大課堂、家長沙龍、校園開放日等活動面向全體或部分家長進行授課,提升家長的育子水平。
學校組建了家校社協同育人共同體。共同體設家委會常駐委員會,特別設立了課程資源部和矛盾調解部,協助學校做好家校社協同育人課程的建構與家庭教育中矛盾的調解。共同體中招募了由教師、家長、社會人士組成的家校社志愿者聯盟,通過定期組織志愿服務活動,幫助家長緩解親子矛盾,更好地進行溝通,提升家校社協同育人的質量。
學校依托《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發掘周邊資源,與云南路社區、青島航海針路博物館等共同建立校外家校社協同育人服務站,開展豐富多彩的家校社協同育人活動,一起為學生的最優成長賦能。
- 壹視界·微視頻丨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 青島市“社會保障卡惠享山東行”活動啟動,持卡享19項消費優惠
- 跳海救人的“玉米阿姨” 被授“青島市見義勇為模范”榮譽稱號
- 大集上“擺攤兒”,高原上手術!青島市市立醫院“醫”心為民萬里同頻
- 青島市城陽人民醫院舉辦提升群眾就醫感受專題培訓會 助力人文醫院建設
- 2025年青島市四區和高新區高中階段招生分數帶招生計劃
- 2025年青島市“3+4”對口貫通分段培養本科錄取分數線公告
- 近千款產品可選,補貼額度也擴大!青島市2025年適老化改造項目啟動,記者探訪體驗點
- 高水平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2025青島國際標準化大會開幕
- 第1視點|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路堅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