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三萬里》為啥不打通洛陽最后一公里?
今年暑期檔頗有口碑的歷史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上映一個半月,總票房已接近18億。充滿藝術性和文化性的這部片子贏得了各界好評,直到洛陽這座城市一臉憤懣,也一肚子憋屈地站了出來。
前段日子,洛陽市隋唐史學會發布聲明,明確指出了《長安三萬里》與史實不符的幾個橋段,比如“李白與杜甫第一次相逢在洛陽,并非影片中描寫的長安”,比如“杜甫早年生活在洛陽,并非影片中描寫的長安”,再比如“‘一日三絕’發生在洛陽天宮寺,并非影片中描寫的揚州”……
很顯然,洛陽隋唐史學會認為《長安三萬里》篡改了一些歷史事件的空間背景,對洛陽的文化聲譽造成了損害,所以,要求《長安三萬里》的制片方發表糾錯、致歉聲明。
這個熱點爭論一開,很多人紛紛下場站隊。有的認為,拍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可以適度“戲說”,但時間、地點、人物等最基本的史實是必須尊重的,不然真出現了“關公戰秦瓊”,不就離了大譜了;也有的認為,影視劇并不是紀錄片,應該理解并尊重創作團隊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進行一定的藝術加工和虛構,條條框框劃線太多,會打擊影視創作的積極性和想象力。
哪一邊更有理,其實沒法給出一個能讓大家都信服的評判標準。《長安三萬里》的確改變了一些史實,但到不到令人不能容忍的“魔改”程度,各方的認定是不一樣的。至少,在洛陽方面看來,這些改動絕對不是“無傷大雅”的。
實際上,著實不能苛責洛陽是“小心眼”,是“瞎較真”。這些年來,影視作品對事件發生城市和拍攝地城市的文旅宣傳作用越來越顯著,一部《送你一朵小紅花》帶火了青島的太平山索道引得粉絲前來打卡,一部《狂飆》讓廣東江門極具地域性建筑特色的騎樓和老街迅速躥紅,至于洛陽這座城市,2021年12月開播的電視劇《風起洛陽》,讓洛陽在全國城市熱榜上斷崖式地領先了整整一個月之久。
所以,洛陽是實打實地吃過影視作品帶來的文旅廣告紅利的;所以,洛陽也深知像李白、杜甫這樣的“文化頂流”能給自己的城市文旅帶來怎樣巨大的收益;也所以,想讓洛陽表現的“灑脫、大度、無所謂”,這怎么可能呢?
這次洛陽與《長安三萬里》的爭論或許不會有個明確結果,但由此引發出來的文化資源之爭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一番的,尤其是對各個城市的文旅人來說,這都是一個需要認真復盤和細致分析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