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第24屆運動會10月12日晚將在位于高新區的青島市民健身中心體育場盛裝啟幕。本屆省運會由青島市主辦,淄博市、日照市協辦,這是青島市時隔32年再度主辦這一我省規模最大、項目最全的綜合性...
青島競技體育史話之三 中國拳擊運動的發源
編者按---
“青島競技體育史話” 是青島市體育局在2018年山東省第24屆運動會開賽之際,為配合宣傳,組織一批體育人采訪、撰寫的系列文稿。史話通過回顧和梳理此屆省運會青島參賽的全部28個項目的發展歷程,旨在重現青島競技體育波瀾不驚的歷史,展現一代代體育人無私奉獻、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弘揚“更快、更高 、更強”的競技體育精神,標注青島特色體育文化符號,向省運年獻禮。
一提起青島,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逛棧橋,洗海澡;喝(ha)啤酒,吃蛤蜊(ga la)”——一派悠哉悠哉的場景。聞名中外的“青島啤酒”以及青島人的“啤酒文化”源于1898年,那一年德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行占據了青島。德國人將啤酒帶到了青島,飛揚的泡沫湮沒了藍色海岸,泡沫與激情的噴發與宣泄,成就了青島的啤酒文化。可有多少人知道,伴隨著啤酒一起進入青島的,還有一種集激情與力量于一體的魅力運動,這就是老青島人都知道的搗“鮑克斯”(box)——拳擊運動。青島可謂是中國拳擊運動的發源地,書寫了青島人的“希臘神話”。
百年風云,青島人的拳擊情結
1897年,當德國人的戰船駛入青島港,拳擊,這種帶有洋人色彩的運動,也隨之流傳到了青島。1945年秋,日本侵略者投降,美國太平洋艦隊以護送國民黨青島保安大隊為名,從嶗山進駐青島,從此美國水兵也正式把拳擊帶入了青島。這就是青島拳擊的歷史源頭。當時這項運動大都在洋人和水手間開展,青島人稱其為搗“鮑克斯”。
那個時候,每逢休息時間,在前海沿一帶的軍艦甲板上經常能看到這樣一番場景:美國水兵們在甲板上打拳擊,青島的老百姓們也會圍觀觀戰,美國水兵打得不過癮,就會叫青島的老百姓上去對打,老百姓輪番上陣,幾個回合下來,經常是被打得鼻青臉腫,這些人也會因此得到一些補償:幾個過期的魚肉罐頭亦或是一些“洋垃圾”之類的東西。
在甲板上“搗鮑克斯”的老青島人
對于那時連飯都吃不上的青島老百姓,應招去軍艦跟美國水兵對打成了他們養家糊口的一個途徑。于是,一些膽大的青島人經常會去甲板上給美國水兵當“人肉盾牌”。當然,在對打的過程中,他們也逐漸喜愛上了這項運動,并通過它增長了勇氣,打掉了懼怕,慢慢提高了自己的拳藝。他們,就是青島拳擊史上的第一批“拳手”,是碼頭上的“老大”。
就這樣,拳擊通過大港碼頭流傳到了西鎮一帶,西鎮人沒有給其改名,就稱其為“鮑克斯”,打拳擊,叫搗“鮑克斯”。等西鎮的孩子玩夠了“鮑克斯”之后,這新式的運動方式就慢慢地傳到了東鎮。后來,東鎮出了四位搗“鮑克斯”的拳王,在中山路天真照相館的櫥窗里,還擺著他們的照片:每人穿著拳擊背心,個個虎背熊腰,尤其是那八只拳套分外惹眼,圓鼓鼓的,閃著光,人送綽號“八大錘”。說起“八大錘”的故事,那可真是一籮筐,什么“雙封眼”“兔子腿兒”“光棍兒多春兒”,他們可是當時威震江湖、無人能敵的老拳王。還有名震江湖的“四小錘”,他們都是仗義疏才的鐵漢子,從不禍害百姓,老百姓們也把他們視為英雄人物。你若是現在去西鎮轉一轉,還在世的老人們保準知道他們的大名,也能跟你說上半晌他們的故事。
聞名青島的“八大錘”
把青島稱為中國的“拳擊故鄉”絕不為過,那時,拳擊的活動大都在觀海路、金口路一帶。每到盛夏的夜晚,在那里就會聽到隔墻傳出來“嘭嘭嘭”的拳擊聲。這就是青島拳擊的開始,也是民族屈辱下,一段民間自發的體育運動的萌發。
憶往昔,青島拳擊在摸索中成長壯大
1953到1958年,我國先后舉辦過四次拳擊比賽,1958年在北京舉行的比賽,是中國拳擊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錦標賽,有21個城市的142名拳擊選手參賽。1959年3月,由于種種原因,中國的拳擊運動被迫停止開展,并取消拳擊運動正式比賽。直到20年以后,才重新恢復。
青島人喜歡拳擊運動,有一段時間,年輕人對拳擊近乎到了癡迷的程度。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物質匱乏,文化生活單一,那時島城調皮的男孩喜歡練武術、摔跤,有時聚在一起打架,經常是一對一的“單挑”。拳擊相比武術見效快、實戰性強,為了提高“單挑”水平,出現了拳擊熱。在街院小巷深處經常有孩子們,帶著棉手套(那時沒有拳套)比劃著搗“鮑克斯”。因為拳擊是我國禁止的項目,所以練拳擊也只能在暗地里進行。
青島的拳擊生涯基本經歷了從二十世紀初的“啟蒙時代”,到后來三四十年代的“探索時代”,到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民間時代”,八十年代的“專業對抗比賽時代”和九十年代以后的“職業化時代”。在這幾個歷史時期中,名家輩出,各路好手風起云涌,相繼稱霸拳壇,將青島的拳擊推向了高潮。更令人欣慰的是,解放后青島的第一代拳擊家,也正是新中國的第一代拳擊家。他們是以自己的人品和個性影響著中國拳擊的發展,也創造出了青島拳擊界的一個又一個輝煌。
至今,仍令島城人念念不忘的島城拳擊界的“三駕馬車”是江志璧、杜學禮和于學恕。這三位拳師自二十世紀世紀六十年代就開門授徒,且獨樹一幟,各領風騷,為青島拳擊事業的推動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而隨即而起的蘇寧,也一度成為青島拳壇的“霸主”,“單挑”(兩人獨打,眾人圍觀)這個特地為青島拳擊“量身定做”的專用詞匯,在當時幾乎是家喻戶曉。現在青島的新一代拳擊好手也多出自他們的門下,或曾經受到過他們的提攜和指點。
1979年,鄧小平在北京接見了來華訪問的世界拳王阿里,此事在我國拳擊界引起了反響,打破了我國沉寂多年的拳擊運動。1981年青島老一代拳擊運動員江志壁、于化賢等人,率先在青島海泊河體育場組織了首屆“青島市業余拳擊比賽”,因為是島城首次公開的拳擊比賽,前來觀看的人數眾多,盛況空前。這也是全國正式恢復拳擊運動之前的首次地區性比賽。
隨后,青島拳擊幾乎成了中國拳壇的代名詞。從1981年青島與上海的拳擊對抗賽,到1988年“洛玻杯”全國邀請賽,再到1989年“密封杯”全國拳擊大獎賽、1992年的青島“獅王杯”全國拳擊邀請賽等,十幾年間青島共舉辦了十幾屆全國性的拳擊比賽,而且幾乎都是民間贊助。青島也先后十幾次參加了外城市舉辦的全國級拳擊邀請賽,拳擊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競技水平大大提高。1989年在海泊河體育場籃球場內舉行的青島“密封杯”全國拳擊大獎賽,三千人的看臺座無虛席,省體委競賽處的高建民處長感慨地說:青島人真喜歡拳擊呀!
青島拳擊始于民間,因而有著極強的生命力。1985年,世界拳王阿里應國家體委邀請來華,在上海體院、精武體育總會授課時,青島應邀派杜學禮、蘧峰、劉東利等近20名運動員參加學習,阿里當時稱,他希望在青島創辦一個“中美拳擊友好協會”。
同年,日本職業拳擊隊應北京體院邀請來華講學,傳授拳擊技術,期間,日本隊邀請中國運動員上臺進行拳擊技術示范對抗,我市業余運動員司建占與日本職業拳擊聯賽亞軍田敬對抗比賽,司以凌厲的攻勢使田敬只堅持了兩個回合就棄權,宣告失敗。國家體委派官員觀摩了這次對抗,青島運動員的斗志和技術水平,大大鼓舞了到場人員,為恢復我國拳擊運動樹立了信心。不久,國家體委在青島、上海、南京、哈爾濱四城市進行試點,進而正式恢復了拳擊比賽項目。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青島市拳擊最輝煌的時期。青島拳擊幾乎成了中國拳壇的代名詞。從1983年全國四城市拳擊邀請賽開始,到1984年8月在青島舉辦的“東方杯”全國拳擊邀請賽,這期間,最先冒出來的就是以江石春和李嘉錚為代表的青年一代。其中,李嘉錚可以說是青島拳壇第三代的優秀代表,不僅在前三屆全國比賽上拿了冠軍,而且直到后來1988年“富奇杯”,他連續拿了10屆全國冠軍。
1985年8月,青島“五金杯”全國拳擊邀請賽開幕,這是當時全國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比賽,也重新奠定了青島在全國拳擊界的龍頭地位。之后,除已經嶄露頭角的江石春、于川、李嘉錚、于德順、劉安魁、王海剛和孫魁福外,還涌現出了王亞為、趙書鵬、陳堯立、司建占、馬群、王立海和宋效臣等一大批拳壇新生力量。
跌宕起伏,青島拳擊從低谷中崛起
青島的拳擊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開始,也一度出現過低潮,比賽成績不盡人意。尤其令人遺憾的是,為中國拳擊拿到至高榮譽的竟然不是人才濟濟的青島,而是遠在西南的貴州。為什么青島沒有在極盛時期出現一個鄒市明?青島市拳擊隊王立海教練曾經分析道:“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時候,我們這一批運動員還在打比賽,隨后就紛紛退役去了各個大學讀書,我們畢業之后就開始往全國各地分流。有了這些教練的加入,各個地方的拳擊運動就陸續開展起來。”王立海說,在這一趨勢下,全國各地的拳擊水平開始趨于平均,“全運會上,沒有大包大攬的情況,基本上各個省隊能拿到一枚金牌就不錯。”當然,個別省份開展得較好,“比如新疆和內蒙古的大級別以及貴州和廣東的小級別,相對更有優勢。”島城拳擊經歷了長達十余年的沉默期。直至張君龍的橫空出世,給青島拳擊打了一陣強勁的清醒劑。
張君龍,1981年11月12日出生在山東省青島市,中國業余重量級拳擊運動員轉職業的第一人。張君龍從小受父親的熏陶,很小便接觸了拳擊運動,并在很短的時間內顯出了很高的天分,12歲獲得青島市拳擊冠軍、13歲加入山東省拳擊隊獲得山東省冠軍。20歲加入國家拳擊隊后,張君龍的拳擊事業一帆風順,更加堅定了他獻身拳擊事業、為國爭光的決心。
作為中國稀缺的重量級拳擊運動員,張君龍通過不懈的努力,獲得了無數榮譽、并在2001年第九屆全國運動會91公斤級以上級拳擊比賽中問鼎冠軍,達到了業余拳擊事業的巔峰。在張君龍的業余拳擊生涯中,他獲得過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榮譽,為了填補中國重量級職業拳擊的空白,2012年他以中國重量級業余拳擊冠軍轉職業第一人的身份登陸世界職業拳壇。并于同年創立北京戰旗訓練基地(北京戰旗職業拳擊俱樂部)。
2014年2月27日,WBF亞洲拳王挑戰賽召開新聞發布會,五屆世界重量級拳王同時也是WBF世界冠軍的霍利菲爾德先生親臨發布會現場,并正式收張君龍為徒,擔任他的總教練。發布會上張君龍向霍利菲爾德先生行了中國傳統的斟茶拜師禮,霍利菲爾德先生也表示,將向張君龍傳授畢生所學。
2016年張君龍奪得并成功衛冕WBA Oceania重量級拳王金腰帶,成為歷史上首位進入世界四大拳擊組織WBA世界拳擊協會前15的黃種人重量級拳王。
2016年張君龍衛冕WBA Oceania重量級拳王金腰帶
2017年12月17日,中國搏擊大賽100公斤以上級“巨獸之戰”八人爭霸賽在遵義開打,四場比賽均為中外對抗,中國選手僅取得了1勝3負的成績,令拳迷大為失望。其中被寄予厚望的散打冠軍葉翔與伊朗選手阿齊茲打滿三回合戰平,加賽中體力嚴重透支最終告負,其余兩位中國大級別選手劉軍超、寧佃帥均遭到外國悍將的秒殺KO,僅有前拳擊冠軍阿斯哈提KO日本選手加諾?楠,為中國軍團挽回些許顏面。在歐美巨人面前,中國大級別選手真的就如此不堪一擊嗎?這個結論顯然是片面的。因為就在一天之后,亞洲重量級拳擊第一人“龍王”張君龍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大級別頂尖高手的絕對實力,在北京舉行的《拳武王》年終總決賽上,張君龍用96秒KO阿根廷前IBF/WBO雙料世界拳王拉米雷斯,在國際拳壇引起不小轟動,也使業內對中國重量級拳手的實力有了更新的認知。
王建政,是繼張君龍之后的另外一名優秀的拳擊運動員。王建政1987年生于平度市祝溝鎮,是土生土長的平度人。他從小就熱愛體育,2002年參加校際運動會時,王建政被青島體校的宋效臣教練一眼看中。宋教練慧眼識珠,認為王建政有著極高的體育素質和極大的發展潛力,于是將他帶到青島體校學習拳擊。2003年王建政順利進入山東省拳擊隊。在隊里,他訓練刻苦,態度認真,以“用心、用腦、用功”為座右銘,很快得到了省隊教練張志的重視,并開始在各種比賽中亮相。王建政就是這樣在邊學邊賽的過程中漸漸初顯崢嶸。
2007年王建政獲全國錦標賽75公斤級冠軍
2007年3月底,王建政不負眾望,一舉奪得全國錦標賽75公斤級冠軍,成為省拳擊隊的希望和“臺柱子”,也成為中量級拳擊的希望之星。在不久后舉辦的全國拳擊精英賽中,年僅20歲的王建政更是將潛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半決賽戰勝北京選手朝格吉樂圖后,他成了唯一打進決賽的山東選手。而決賽,他的對手是2006年全國冠軍、北京選手張建艇。7月4日下午,原本充滿懸念的決賽成了一邊倒,王建政輕松贏下對手12點。關鍵的第三回合,王建政曾將對手擊倒一次,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最終,王建政贏得該級別的冠軍,并獲得了2007年10月美國芝加哥世錦賽的參賽資格。這被譽為山東拳擊自1998年跌入低谷后的一次質的飛升。
而在全國范圍內占領拳擊制高處并不是王建政的最終目標,其雄心壯志的落腳點是2008年奧運會。要取得奧運會入場券,只有在世界拳擊錦標賽上獲得相應成績。王建政再一次用成績證實了自己的實力。世錦賽中,王建政一路晉級得非常輕松,首輪比賽戰勝荷蘭選手穆雷博格,次輪輕取波蘭選手塞克,10強戰中力擒土耳其選手卡亞,但是在8強戰中,王建政迎來了真正的考驗——衛冕冠軍俄羅斯選手科波洛夫。如能戰勝對手,不但能進一步拉近和俄羅斯隊之間的差距,更能高樹一塊中國拳擊里程碑。可是,對手畢竟是中量級拳擊的老牌王者,無論戰術,還是經驗,都較初出茅廬的王建政有著明顯的優勢。最終,王建政不敵科波洛夫,無緣世錦賽75公斤級4強。可是,王建政并沒有在氣勢上輸給對方,而且如愿實現了進軍奧運的目標,雖敗猶榮。
青島拳擊甚至全國拳擊發展的真正機遇,是2011年10月9日鄒市明在阿塞拜疆世錦賽奪冠。根據相關規定,一個項目至少在世錦賽奪冠了之后才有資格進入城運會,所以拳擊是在那之后才進入城運會的。而拳擊進入城運會,真正帶動了各地拳擊人才的選拔。
“雖然也面臨著選材困難的問題,不過拳擊進入城運會之后,還是對我們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王立海教練說道。
人才濟濟,青島拳擊深厚的群眾基礎
目前,青島以及山東其它地區的拳擊與全國其它地區相比,更顯人才濟濟。以2012年的山東省錦標賽為例,當時參賽有500多人,來了700多個孩子報名,同時在兩個拳臺打,這在全國都是極為罕見的。當時鄒市明的啟蒙教練張傳良十分羨慕地說,“全國比賽恐怕也沒有這么火爆。”目前省隊的青島籍選手占據半數以上,其中不乏很多好苗子,他們是未來的希望之星。
老青島人對拳擊運動的深厚感情加之拳擊運動的獨特魅力,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熱愛并從事這項運動。有些人一提到拳擊運動,可能會聯想到暴力、血腥的畫面,其實不然。拳擊是一種格斗術,職業拳手強身健體、防身自衛、增強自我保護的綜合性運動,拳擊簡單易學,適合各個群體,青少年學習拳擊可提高靈敏性、反應能力、增強意志品質,對生活和學習有顯著的效果。拳擊運動是手腦并重、全身活動的運動項目,需要練習者必須全身心地投人,才能完成好拳擊訓練。由于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使人們面對生活和工作的巨大壓力,更需要一種能夠釋放壓力的運動方式。拳擊所展示的“暴力文化”也許正是現代都市年輕人所需要的一種減壓、釋放的途徑。這項運動所強調的敢打、敢拼、永不放棄的精神,也是現在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身上缺乏的一種精神。
青島目前有26家拳擊俱樂部,很多大人、小孩都來這里進行健身、泄壓,培養自己的忍耐力、毅力。通過拳擊這項運動,彌補性格上的“怕”的短板。
青島市拳擊隊主教練肖翔談到青島拳擊隊的選材問題時表示,比起其他地方,青島人對拳擊運動似乎更認可也更喜愛。“青島小哥”“青島大嫚”性子里都有種不怕輸、不怕打的精神。這些特質特別符合拳擊“永不服輸、永不放棄”的精神,因此,青島人似乎天生就有打拳擊的天賦。
青島拳擊“小苗子”
24屆省運會,青島人民翹首以盼
山東省第24屆省運會將于2018年在青島市舉行,青島市拳擊隊備戰情況如何?青島市拳擊隊總教練肖翔介紹,目前青島市男女拳擊隊已進入備戰期。
雖然前些年青島拳擊隊成績平平,但肖教練對這只隊伍還是充滿了信心。“我們從冬訓開始,腳踏實地地一步一步來。先從體能儲備開始著手,改進技術動作,補短板。”肖教練剛剛接管這支隊伍,發現隊伍中確實有很不錯的苗子。他堅信,只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夯實基礎,揚長補短,就一定能再創輝煌。
青島市拳擊隊是整個青島市拳擊界的龍頭,龍頭就要起好帶頭的作用。肖教練致力于培養好這支隊伍,培養好這些希望之星。帶動青島拳擊界的龍頭,一是可以為家鄉父老爭光,為島城拳擊增添光彩;二是還要讓這些十幾歲的小拳手真正領會拳擊這項運動的意義和價值,通過他們的成長,將拳擊這項運動繼續發揚光大,帶動整個青島拳擊的氛圍。
青島的拳擊有著非常濃厚的文化底蘊,搗“鮑克斯”帶給島城人民的是一種回憶,也是一種情懷。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送孩子來練習拳擊,青島市拳擊協會每年也會舉行各種比賽,有良好的群眾基礎。青島市拳擊運動的發展有著非常好的氛圍,期待著島城拳擊再創輝煌。
作者 楊毅飛
-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新中國成立75周年光輝歷程經驗與啟示述評之三
- 習語|體育強國根本的標志,不僅在于競技能力,還在于體育風貌
- 昔日同框的三位海大學子 剛剛在巴黎奧運會女子拳擊收獲一金兩銀
- 李倩奪得巴黎奧運會拳擊女子75公斤級金牌
- 半島V視|陳夢有顆“大心臟”,拿下奧運會第四金!創造青島競技體育新歷史
- 常園收獲中國女子拳擊歷史首金!還有三位海大學子已保底銀牌
- 第29金!中國女子拳擊奧運首金!常園獲54公斤級金牌
- 同臺競技,誰更勝一籌?記者盤點個人養老金半年表現:理財產品凈值均超1,基金收益被“吐槽”,保險結算利率持續下滑
- 濰坊市拳擊錦標賽在諸城落下帷幕 東道主蟬聯甲乙組團體總分雙冠王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更好守護我們共同的“藍色家園”——深耕“藍色國土”新實踐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