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賢亭,男,漢族,1965年4月生,山東平度人,中共黨員,平度市店子鎮史家村黨委書記。
主要事跡
“要是23年前告訴我,村集體能收入360萬,我真是不敢想。那時候,要是能把村莊的債務給還清了,我都能高興得睡不著覺。”擔任了23年村書記的王賢亭談及這些年村莊發展深有感觸。但如今這個360萬也只是平度市店子鎮史家村發展的一個小目標,這些年,看著村莊的“森林銀行”越來越茂密,看著好幾個產業園相繼落戶,看著村莊越來越美,村民越來越富裕,他的工作干勁越來越足了。
對于村莊發展,王賢亭有著自己的考量。他認為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他瞅準發展時機,精細對接、積極爭取,力爭讓更多項目在史家村落地。2018年,平度市店子鎮決定籌建新材料產業園,需要征地800畝,得知這一“情報”,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和敏銳直覺,王賢亭當機立斷,連夜召集村“兩委”班子和村民代表開會,統一全村思想,爭取把產業園落到史家村,在征得全體村民同意后,第二天上午僅用1小時就完成征地簽字,使得新材料產業園比預計時間提前半年開工建設,產業園順利建成,僅土地流轉費用一項就為村集體帶來1000萬的收入,王賢亭也因此“一戰成名”。
在服務企業發展上打造“史家速度”的背后,蘊含著村民對王賢亭的肯定和信任,更凝結著王賢亭帶領全村加快發展的努力和心血。2021年,為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店子鎮決定將膠東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落戶史家村,先行啟動區涉及11家企業。王賢亭帶領史家村村民僅用3天時間就與區內企業完成簽約,并順利完成園區內企業的拆除回收工作,他再次展現了組織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目前,村莊共引進企業38家,不僅給村民提供了更多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也讓村莊發展真正走上了“高速路”。借“招商引資”的東風,村莊流轉租賃土地共計1000余畝,為村集體增收160萬元,同時,村民們到周邊企業務工,人均也有6-7萬元的收入。
作為一個自然資源稟賦并不算突出的村莊,從負債累累到現在遠近聞名的示范村,其中訣竅,用王賢亭自己的話說就是“把村里的資源用活了”。近年來,他多次帶領村“兩委”成員外出學習,借鑒外地經驗,最終選擇走收益可觀又能美化環境的“森林銀行”綠色發展之路,結合對大街兩側、河灘、溝崖、邊角零星地進行整治,王賢亭帶領村民們充分利用村內閑置空間逐年栽植苗木,為村莊挖到了增收的“第一桶金”。
為了買到最便宜的樹苗,王賢亭和村干部們跑斷了腿、磨破了嘴,用2元一棵的價格購進第一批樹苗,在精心養護下,長成后的樹苗賣到了300元一棵。截至目前,全村新建綠化帶3000平方米,種植苗木達260余畝,新栽玉蘭、海棠、法桐等各種樹木1.3萬余株,不僅提升了村容村貌,每年還能帶來村集體收入15萬元。在此基礎上,村黨委還領辦了綠林緣綠色農業專業合作社,村集體每年分紅120萬元,2021年史家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00元,較2018年增長32%,不僅還清了12萬元的村級債務,而且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森林銀行”。
“村莊治理是重中之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王賢亭說。他從自身做起,定期組織黨員干部談心交流,牽頭成立“正當紅”老干部志愿服務隊,以老帶新傳幫帶,村民們勁都往一處使。他推行黨員聯戶,要求聯戶黨員將定期走訪和日常聯系相結合,為群眾提供精細化服務。對于村里支出,初上任的王賢亭帶領黨員干部僅用1天時間就將全村十幾年的陳欠及“三角債”全部清理完畢,一分不差、一筆不落。
“村里的斷頭路影響生活,娶媳婦的車都進不來,重新規劃村里的路,打通大街小巷。”“灘后邊通向產業園的路沒有路燈,晚上回家不安全,盡快裝上路燈。”……在王賢亭的日記本上記著村民們反映的各類問題。為此,他帶領村委通開了所有的大街小巷,清理了全部的“三大堆”,安裝路燈,并打造了多處休閑娛樂的廣場,先后硬化路面10000多平方米,漿砌排水溝8000米,打造5000平方米的綠化帶。過去光禿禿的村莊,現在已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每到晚上村民們在廣場河邊散步,滿滿的幸福感。
23年的堅守,只為了腳下這片熱土。2020年11月,王賢亭被山東省委組織部授予“山東省擔當作為好書記”榮譽稱號,2022年6月被選為青島市“作風能力提升年”先進典型。在他的帶領下,村莊榮獲“山東省森林村居”“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村”等多項先進稱號,他用“實在實干實績”譜寫了一位村書記帶領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華麗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