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呂文信,男,滿族,1986年8月生,山東青島人,市南區香港中路街道閩江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主治醫師。
主要事跡
呂文信從小就知道家里祖祖輩輩都行醫,因為時間久遠,家中第一代行醫人緣何走上懸壺濟世道路,師從于誰,亦無可考證,但祖先行醫之初便定下誓約,要救死扶傷,無愧醫師身份。作為第六代傳承者,呂文信有很強的家族自豪感,至今仍堅守著行醫操守,從未忘記“利濟為懷醫為術,權衡在手巧在心”的家訓信條。家族的傳承,十二年的基層從醫經歷,使呂文信深受患者信任。
醫者仁心,擔當有為。呂文信回憶,小時候家里總會見到一摞摞的書籍筆記,上面記載的都是醫學方面的知識,且家族多輩行中醫,讓年幼的他深埋下“中醫的種子”。在山東中醫藥大學學習期間,他品學兼優,五次獲得獎學金、三次榮獲三好學生稱號。工作后,他更加投入的鉆研醫療技術,除中醫常見的四診技術還熟練掌握針灸推拿、中藥炮制等,以細致入微的診療為患者解病痛、排隱憂。
一次,呂文信坐診時,遇到一位經常打嗝兒患者,患者自認為是消化不好,但是經過檢查消化系統并未發現問題,溝通中他又了解到患者睡眠不好這一細節,于是指導患者進行了神經科查體,五套神經科查體指標中四套都是正常的,只有一套出現了弱陽性,呂文信卻堅持讓患者到上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經過深入排查發現患者已經發生了腦梗,由于指導和治療及時,沒有給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進一步危害,家屬非常感激,并為他送來了錦旗。
2013年,呂文信到剛成立的閩江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不久,遇到了一位患有先心病肺動脈高壓的患者,了解到患者因為長期治病導致家庭生活困難,他不僅主動免去了診療費,還一直根據患者病情予以中醫診療調理。患者經常出現咳血便血的情況,需要一味中藥“灶心土”對癥治療,但是城市里很難找到。呂文信把這件事放在了心上,為了能讓患者用上既對癥又經濟實惠的中藥,每次回父母家,他都會上山挖找合適的黃土,撿拾枯木柴火,回到家中院里搭起一個簡易“爐灶”,燒完柴火再把“爐灶”拆掉,取出內部的土塊清理干凈雜質,帶給患者煎服,這一堅持就是近十年,患者至今病情控制得很好,他們也成為了朋友。
呂文信說,他小時候和爺爺一起上街,總能碰到和爺爺打招呼的人,呂文信總是不解問,為什么這么多人都認識您,直到今天他還記得,“爺爺說,給人家看病,都處成朋友了。”沒有架子,為人平和,爺爺的處世之道深深影響著他。而現在,他也和大多數患者成為了朋友,懂得了作為醫師內心的充裕和快樂。
白衣執甲,守護一方。作為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生三年來始終沖在防疫工作的一線。從剛開始的抗疫夜班值守到全員核酸檢測采樣,從社區內冷鏈排查到火車站測溫留觀,只要工作需要自己,就絕不含糊。他身高1.85米,最大號的防護服也只能是剛剛穿下,動作幅度稍大,防護服可能就會破損,有了幾次經驗后,為了避免工作中防護服破損更換耽誤時間,他每次穿好后都會讓同事用膠帶將易破損的肩膀、腰部等位置都加固一遍,本身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內更是沒有了一點空隙,每次工作任務結束,他就像從水里撈出來一樣汗濕全身。
2020年以來,除了一線采樣等工作外,呂文信從還堅持為全員核酸檢測等工作做好保障服務,承擔了采樣醫護接送、樣本收運、三餐保障等工作。樣本轉運時效要求非常高,不能按時收完街道近20個采樣點的樣本,可能就會延誤樣本上機和結果分析。在防疫緊張時期,呂文信主動請纓累計出車收運標本110余次,巡查點位40余次,投送人員120人次,送餐送物資不計其數,運行里程3000余公里。
千里送醫,青春無悔。多年來,呂文信一直全身心投入基層醫療衛生工作,除了以飽滿的熱情完成中心工作以外,還多次響應政府號召赴貧困地區進行支援醫療活動。雖然家中孩子還小,母親患有乳腺癌病情一直不穩定,但對支醫工作他從未推脫,2019年11月赴菏澤牡丹區,2021年11月赴甘肅隴南市宕昌縣,2022年8月至今在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目前已累計支醫10個月,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1200人次,下鄉義診1550人次,教學查房10次。
在甘肅隴南支醫期間,一位患帶狀皰疹的藏族大娘前來就醫,因為缺乏常識延誤了治療,就診時皰疹面積已經非常大了,產生的劇痛讓老人非常痛苦,受限于當地的醫療條件沒有拔罐放血的設備,呂文信選擇了扎針放血的中醫療法為她治療,每個部位扎針后他用手一點點擠血,老人連連說:“呂大夫,我有這病血太臟了,您別擠了。”呂文信則說,“沒事,阿媽拉(當地對大娘的稱呼),我們要是怕臟就不當大夫了,您躺著別動,放完血您就能好受一些了。”呂文信先后換了幾副一次性手套最終完成了治療,老人的疼痛也有了很大的緩解。老人康復后讓女兒將一大塊臘肉送給呂文信,呂文信堅決不收,他說:“這是醫生應該做的,我們家幾代行醫都從不收病人的贈禮,我也不能收,阿媽拉的身體好了就是給我最好的禮物。”
支醫期間,呂文信一方面發揮專業特長解除患者病痛,另一方面主動結對當地貧困戶開展幫扶。在甘肅期間,呂文信與兩戶貧困戶結對,他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多方聯系幫助貧困戶銷售種植的花椒、黃芪,每年幫助幫扶家庭增收近萬元。每隔三兩個月,他都讓家人幫著采購青島特產,再加上給幫扶家庭的孩子準備些小禮物,一起郵到甘肅,讓他們感受到了東西協作、情牽山海的溫暖力量。
12年一晃而過,對呂文信來說這也僅僅是個開始,他把最美的青春奉獻給了守護群眾健康的醫學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實際行動詮釋醫者情懷,讓他更加懂得醫者仁心的道理,在行醫的道路上,他也走的愈發堅定,傳承著家族長輩們世代行醫的堅守,做一名合格的醫生,為一方百姓,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