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孝田,男,漢族,1984年6月生,中共黨員,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
主要事跡
2010年,張孝田從青島大學畢業后進入青大附院麻醉科。在本碩連讀的7年時間里,張孝田主修的是普通臨床醫學,所以剛踏上工作崗位時基本上是“麻醉零基礎”,但憑著那股勤奮好學的勁頭,他很快在領導、同事的耐心指導和熱心幫助下成長為一名業務精湛的麻醉醫師。他積極參與危急重癥病人的搶救工作,協助科室主任及護士長做好科室工作,并認真完成住院醫師帶教工作。由于工作認真負責,工作能力強,單位重點培養其主攻心血管外科麻醉方向。眾所周知,心外科手術風險大,患者病情復雜,手術過程中有諸多心肺突發狀況,對麻醉要求及配合要求極高。心外手術時間長,急癥手術多,例如主動脈夾層、急性心肌梗死需立即搶救,半夜被醫院叫去手術麻醉是常有的事。因此,作為心外科麻醉醫生,除了要有高超的技能,應付復雜多變狀況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還要有甘于奉獻的精神。自2018年主攻心外麻醉方向,張孝田經常加班加點工作,手機24小時開機待命,節假日常規聽班,最多的時候一周加班20多個小時。單是2019年,張孝田就參與了近400例心血管外科手術,數量之多在全國范圍內都屬罕見,以至于同事們紛紛勸他“悠著點,別這么累”。但是,他始終任勞任怨,盡職盡責,出色得完成了醫療任務,得到單位領導及患者的一致好評。
疫情發生后,張孝田立即中止休假,返回醫院待命,并為疫區捐款捐物,還作為志愿者在醫院入口處協助測量體溫、分診。在得知馳援武漢的號召后他主動請纓,第一時間報名。2020年2月9日凌晨接到援鄂工作通知后,他和醫院131名醫護人員奔赴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整建制接管了一個重癥病區,所收治的病人均為重癥或危重癥患者,病情危急。張孝田到達武漢后,努力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迅速適應病區環境,進入到工作狀態,
作為麻醉科主治醫師,他積極報名參加院區“插管敢死隊”,這是由5家醫院的18名麻醉醫師組成的插管小分隊,負責院區17個病區的插管工作。新冠肺炎由重癥轉為危重癥時,需實施氣管插管進行有創呼吸支持。新冠肺炎病人的插管與眾不同,一方面,危重癥病人病毒含量高,插管過程中的氣溶膠會導致病毒擴散,尤其是病人咳嗽時會瞬間在麻醉醫師面部產生大量病毒負荷;另一方面,插管時穿戴的防護用具會導致操作過程中與平常工作時的觸感、視線及動作均不一樣,難度極大。因此,氣管插管被認為是救治過程中最危險的工作!作為一名黨員,張孝田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不畏艱險,在加入插管小分隊工作首日就為6名重癥病人插管,均一次成功,憑借高超的技術為后續的治療贏得了時機,也贏得了其他國家級援鄂醫療隊的認可。
當天工作結束后,張孝田認真總結經驗,他認為不僅要考慮插管過程中病人可能由于病情重、體質差無法耐受長時間缺氧及血壓、心率的波動,而且要考慮插管過程中可能會引起的病毒擴散,因此制作標準化插管流程迫在眉睫。張孝田利用休息時間和隊友們積極討論插管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狀況、插管的高風險、插管中可能用到的物品及藥物,并結合呼吸道傳染病的氣管插管經驗,制定了麻醉醫師對新冠肺炎病人的氣管插管標準流程,制作了困難氣道病人一旦插管不成功應用喉罩通氣的應急預案,使得隊員們做到了工作安全有序,科學嚴謹,創造了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青島標準”。憑借高超的技術,張孝田先后為20余名重癥、危重癥患者插管,他與青大附院的另外4名麻醉科醫師參與氣管插管共51例,占整個光谷院區氣管插管的77%。他們的工作得到了同濟醫院及各醫療隊專家們的一致肯定及贊賞。
張孝田在援鄂工作中恪盡職守,關鍵時刻勇挑重擔,為抗擊疫情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所在的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插管小分隊被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他所在的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榮獲“山東省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今年4月,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共青團山東省委、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的山東戰“疫”最美青年云發布儀式舉行,全省共有10名杰出青年入選,張孝田位列其中。五四青年節前夕,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共同頒授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張孝田光榮上榜。
張孝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援鄂工作中恪盡職守,關鍵時刻沖鋒在前,冒著生命危險挽救患者的生命,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精神,展現了新時代青年醫務工作者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