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臧淑花,女,1960年10月出生,青島嶗山人,嶗山區(qū)沙子口街道西九水社區(qū)居民,常年悉心照顧近90歲的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孤寡伯父,感動街坊鄰居,成為社區(qū)居民的道德榜樣。
主要事跡
最好的孝順是陪伴。人到晚年,能有一雙兒女陪伴膝下是所有老人的夢想。但對于年近90的孤寡老人劉宗唐來說,這種天倫之樂卻是一種奢望。劉宗唐家位于嶗山西九水社區(qū),常年癱瘓在床,家中無兒無女,老人得不到照顧,而臧淑花的出現(xiàn),讓老人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也書寫了一段跨越血緣的動人故事。
晚年孤獨:我就是您的閨女。提起臧淑花,在西九水社區(qū)中無人不豎大拇指,她本是劉宗唐的侄女,二伯劉宗唐自從癱瘓之后,她就挑起了自家和二伯家的柴米油鹽。
按照常理來說,劉宗唐與臧淑花并沒有任何血緣關(guān)系。早在幾十年前,臧淑花隨母親來到西九水社區(qū)后,就跟隨繼父一家生活,“二伯一輩子未婚,我的繼父去世以后,二伯身邊就剩我一個親人了?!睋?jù)臧淑花介紹,她的兒女在外打工不在身邊,平日里只有老伴與她相依為命,自從繼父去世后,二伯家中也只剩下他一個人了。
據(jù)臧淑花回憶,12年前,二伯就患有腦血栓行動不便。6年前病情惡化,二伯癱瘓在床,看著自己家中除了老伴唯一的親人,臧淑花義無反顧地擔起了照顧二伯的重任。
“都是一家人,還分什么遠近親疏?二伯無兒無女,老了怎能沒人照顧?以后我就是他的閨女了,我來盡孝道!”對于臧淑花來說,有沒有血緣關(guān)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親情可貴。從那天起,臧淑花一邊照顧著自己家,一邊照顧著二伯,十幾年如一日,若是不知情,別人還以為這是一對親生父女。
燈火可親:跨越血緣的親情。雖說要自己家與二伯家兩邊跑,但是臧淑花照顧二伯的心從未懈怠過。二伯家的房屋雖然簡陋,但是臧淑花總能收拾得干干凈凈,老人雖癱瘓在床,屋里卻沒有一絲異味,這一切都是靠臧淑花勤勞的雙手一點點收拾出來的。
據(jù)了解,臧淑花家境并不富裕,一家人擠在一個小平房中,本想把二伯接到自己家中照料,但家中空間有限,二伯家中也僅有一間房,在這十幾年的時間里,臧淑花天天奔波于二伯與自己家之間,這不到一公里的路上鋪滿了臧淑花的腳印。
平日里,二伯癱瘓在床,為了保持身體清潔,臧淑花經(jīng)常為二伯擦洗、清洗衣服、晾曬被褥,無論嚴寒還是酷暑,十幾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過。閑暇之余,她還會讓丈夫幫他把二伯抱到院子曬太陽,聞花香,聽鳥鳴,感受大自然的季節(jié)更替,一家人坐在院子中有說有笑,這種跨越血緣的親情令人動容。
就這樣,在臧淑花的悉心照料下,二伯的身體狀況也愈發(fā)向好。
譜寫成詩:身邊最好的榜樣。臧淑花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奉獻,感動了親朋好友,也感染了身邊的人。二伯上了年紀難免生活孤獨,臧淑花就經(jīng)常帶著4歲的孫女、2歲的孫子陪伴在二伯身邊,孩子雖小,但是受到臧淑花的感染也十分懂事,愿意常常陪伴老人身邊。
無時無刻家的溫暖,讓二伯的晚年生活更加溫馨,身體倍棒,吃飯倍香,精神倍好,用老人的一句話概括就是:日子有了奔頭。
如今,臧淑花也上了年紀,在她的帶動下,兒媳婦接過照顧老人的接力棒,也加入到了照顧老人的隊伍里,為老人送飯送藥,照顧老人生活起居。
百善孝為先。臧淑花的孝心平凡卻不簡單,事情雖小,情誼卻大;看似簡單,堅持不易。對于老人來說,兒女陪伴就是最好的孝順,就像臧淑花常說的那樣:千言萬語,不如身邊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