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蓮英,女,生于1949年10月,中共黨員,即墨區溫泉街道梅家莊村村民。
事跡概述:
李蓮英是即墨區溫泉街道梅家莊村村民。2004年,兒媳藍花英與兒子結婚,婚后夫妻恩愛,婆媳關系融洽。2008年,藍花英右腿走路時開始出現異常,有時還會摔跤。去多家醫院檢查,也沒有結果,直到2012年到青醫附院檢查時,才被確診為“運動神經元病”,即人們常說的肌肉萎縮。由于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藍花英的病情一天天加重,身體免疫力也越來越差,溫度稍低便感冒,李蓮英更加細致地照顧著她,生怕讓兒媳婦本就“單薄”的身體雪上加霜。每天早晨起來,李蓮英先給兒媳擦臉、洗頭,然后再去做飯。而每次吃飯李蓮英都要先喂兒媳,等兒媳吃完了自己再吃。兒媳吞咽慢,一頓飯至少要喂40分鐘,李蓮英就邊喂飯邊給兒媳講外面的趣事,給她解悶,逗她開心。為了減緩肌肉萎縮,李蓮英便每天給兒媳按摩,用溫水泡腳,做一些簡單的康復訓練。這一遍動作下來就得一個多小時,自己往往都累得手酸背痛。在李蓮英的精心照顧下,藍花英萎縮的部分肌肉漸漸恢復了活力,臉色也紅潤了起來。李蓮英先后獲評“即墨市道德模范”“全省文明家庭”“全國五好家庭”等榮譽稱號。
事跡正文:
惡魔突降兒媳身上,原本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
李蓮英原本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生活雖不富裕,但一家人相親相愛,日子過得有滋有味。2004年,兒媳藍花英與兒子結婚,成了家里的新成員。或許是因為名字里都有一個“英”字,二人有緣分吧,所以兒媳藍花英一嫁進家門,李蓮英就對她有種如自己女兒般的親切感,不舍得讓她出力干活。婆媳關系融洽、相敬如賓,從沒紅過臉,從沒拌過嘴,讓街坊四鄰都羨慕得不得了。
然而正如人們常說的: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這種幸福并沒有維持多久,就被突然降臨的病魔無情地擊碎了。2008年,當時正在城里上班的兒媳藍花英右腿走路時開始出現異常,一瘸一拐的不說,有時還會摔跤。但家人起初都沒拿這當回事,以為是小毛病,過幾天就好了。后來兒媳也去多家醫院檢查過,但均沒什么結果,都不知是啥病。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兒媳的情況卻越來越嚴重,走路變的越來越吃力、越來越困難。李蓮英心疼兒媳,就讓她辭了工作,回家休養治療。2012年,兒媳到青醫附院檢查,最終被確定為“運動神經元病”,即人們常說的肌肉萎縮。醫生說目前國內并無有效的藥物治療該病,這無疑是給兒媳藍花英判了“死刑”。聽到這一消息,李蓮英的精神和心理受到巨大打擊,感覺就像天塌下來了一樣,一下子對生活失去了盼頭。原以為兒子娶了媳婦,自己就沒有心事了,可以享享清福了,沒想到竟攤上這樣的事……李蓮英內心暗暗叫苦,經常一個人偷偷掉眼淚。
雖然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但李蓮英心地善良,通情達理。在經歷了短暫的痛楚和煎熬后,她還是接受了這一現實。病上身了又有什么辦法,過日子誰能不碰上個溝溝坎坎,遇上了就得想法邁過去!抹掉眼淚,振作精神,已過花甲之年的李蓮英從此包攬了洗衣做飯、接送孫子上學,收拾家務等里里外外這一大攤子營生,以柔弱之軀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
花甲之年不厭不棄,依然擔負起照顧兒媳的重任
由于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兒媳藍花英的病情一天天加重,身上肌肉日益萎縮,腿腳沒有一點力氣,連路都不能走了,只能躺在炕上,吃飯、喝水、說話都很費勁。身體免疫力也越來越差,天一冷便會感冒,小病小恙不斷。這一切,李蓮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卻也使不上勁。兒子要外出上班賺錢,老伴每天走村串戶做點小買賣,照料兒媳的重任便落在了李蓮英肩上。“我上了年紀,別的也干不了,也就能在家做頓飯,收拾收拾,照料照料兒媳婦,這樣心里多少也覺得安慰些。”她說。
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照料這樣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艱辛和不易是可想而知的。每天早晨起來,李蓮英先給兒媳擦臉、洗頭,然后再去做飯。而每次吃飯李蓮英都要先喂兒媳,等兒媳吃完了自己再吃。兒媳吞咽慢,一頓飯至少要喂40分鐘,李蓮英就邊喂飯邊給兒媳講外面的趣事,給她解悶,逗她開心。為了減緩肌肉萎縮,李蓮英便每天給兒媳按摩,用溫水泡腳,做一些簡單的康復訓練。這一遍動作下來就得一個多小時,自己往往都累得手酸背痛。
由于年紀大了,有一次在扶著兒媳下地活動時,李蓮英不小心把腰扭傷了,但一直沒舍得花錢去醫院看,硬撐了好長時間才慢慢好轉。“我還能動彈,這點小毛病不要緊。得先照顧她(兒媳婦),這個家不能沒有她。”李蓮英常常這樣對村里人說。
在這期間,李蓮英一刻也沒放棄過對兒媳的治療,去了省內外很多醫院,也試了不少偏方,各種藥不知吃了多少,甚至求過神、拜過佛,但都不見效果。有一次,兒媳藍花英在鄰村一赤腳醫生那里治療后效果比較明顯,李蓮英仿佛看到了希望,從此就天天用輪椅推著兒媳到那里打針醫治,風雨無阻,從不間斷。由于自身不能行走,兒媳上下輪椅全靠李蓮英摟抱攙扶。而這一趟下來,李蓮英都累得全身大汗,身體像散架了一樣。
有一回,在攙扶兒媳上輪椅時,李蓮英腳下絆了一下失去了重心,手沒抓穩,兒媳藍花英重重地摔在水泥地面上,半天沒爬起來。李蓮英趕緊上前想把兒媳扶起來,但畢竟上了年紀,手里頭沒勁,根本扶不動。她又立馬喊人幫忙,在鄰居的幫助下才把兒媳扶了起來。看著兒媳臉上蹭得青一塊紫一塊的傷,李蓮英既心疼又愧疚,從此在照顧兒媳上也更加仔細用心。
兒媳藍花英的姐姐、父母等親人也經常到家里看望,看到李蓮英把藍花英照顧得這么周到,都對她佩服的五體投地,逢人就夸,說藍花英有福,碰上了這么一個好婆婆。而提起李蓮英,街坊四鄰都把大拇指豎得老高,都說她這個人心眼好,樂觀要強,臉上從來看不出埋怨、抱屈的表情。而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李蓮英自己知道,又豈止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雖然已近古稀之年,身體瘦削單薄,但李蓮英看上去干練而精神,生活的磨難并沒有在她臉上留下痕跡。除了照顧好兒媳之外,李蓮英把家里家外也都收拾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她說,不管日子多苦多累,都不能丟了精神頭,要笑著面對。
李蓮英的孫子正上小學四年級,學校離家有七八里地,每天都是李蓮英騎著三輪車來回送他上學。多難的家庭生活讓孩子小小年紀就知道了感恩:“奶奶照顧媽媽很辛苦,還要給我們做飯,接送我上學。等長大了我一定好好孝順奶奶,給奶奶買很多好吃的。”而看到孫子這么懂事,李蓮英內心也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雖然這樣的日子不知道啥時候能熬到頭,但李蓮英始終抱有這樣一個念頭:但凡有一點希望,她就要把兒媳的病治好。孫子還小,不能沒有娘。只要孩子進門有個“媽”喊,這個家就還算完整。她說自己雖然沒什么文化,但知道啥是好、啥是歹,更知道做人做事要講良心!只要自己活著一天,就不會丟下兒媳婦。
2014年,李蓮英被評為“即墨市道德模范”;2017年1月,李蓮英家庭被評為“全省文明家庭”;2018年5月,李蓮英家庭被評為“全國五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