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文藝表演,俺看時間還早,咱順便開個座談會,拉拉呱、嘮嘮嗑,聊聊當前的好日子,大伙說中不中啊?”“中!”……5月2日上午,主持人話語剛一落地,現場200余名村民便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爭相鼓掌歡呼,山東省膠州市西松園村第一期“鄉村故事會”正式開始了。
據了解,“鄉村故事會”是膠州市“身邊故事村村講”宣講活動在農村的特色品牌,主要是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唱身邊曲兒的方式,用通俗的語言、典型的事例展現家鄉發展、村民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讓群眾在感同身受中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激發愛家、愛村、愛國熱情。
記者在西松園村幼兒園看到,露天現場不設主席臺、不用會議桌,主持人與宣講人員只設簡單座椅,觀眾席座區呈扇形環繞主持人及宣講人員,不少村民自己搬著凳子、帶著馬札便趕了過來,坐著的、站著的,將院子圍的水泄不通。
“我覺得最高興歡氣的事,那就是老村搬新村,跳出了黑窩子,讓村民遠離了污染區,鄉親們說對不對?”73歲的老村支書高祀成第一個登臺,他站在村莊管理者的角度,講述了村兩委班子如何殫精竭慮,團結帶領大家由亂到治、由貧到富、由差到美的過程,以及村莊在居住環境、集體收入、移風易俗、村民主要娛樂生活等方面取得的成績。
老書記介紹說,如今村里空氣好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比城里都亮堂。最重要的是,村風正、民心樂,這么多年村里沒有一個打架的斗毆的,鄰里團結、家庭和睦,做好人、辦好事已成為村民的習慣。“吃水不忘挖井人,咱過上這樣的好日子,離不開黨和政府,咱要知恩感恩,從身邊做起,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就是對國家、對民族最大的貢獻。”
“老書記這番話真是說到俺心里去了,現在的生活跟以前比,真是翻天復地的變化啊,年輕人一定要學會珍惜、感恩。”高祀成剛一講完,32歲的村民王宏就站起來表態說,老一輩確實見識多,俺是真受教育,希望以后多給我們講講。
隨后,膠州市最美家庭代表楊振鳳結合自身體會,講述了孝道創造財富的故事;最美膠州人趙勤霞談論了加入太極拳隊伍后身心的變化,教練李文麗做為非土生土長西松園村人,以旁觀者的視角,介紹了村莊文藝隊伍的發展和村民精神風貌的變化。
“身邊人講述身邊事,身邊事最容易感動身邊人。”膠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錦秀認為,身邊典型的引領勝過諸多強行灌輸和空洞說教,“鄉村故事會”里的人和事,因為看得見、摸得著,所以更有說服力,教育效果也更好。“把握住這個宣傳載體,源源不斷地向群眾傳播好故事、正能量,就能‘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地教育好、引導好我們的群眾,從而促進社會文明程度和道德水準的進一步提升。”
膠州市在調研中發現,每個村總有德高望重、勤勞致富的賢人能人,或者好媳婦、好婆婆等身邊的道德模范,他們的光輝事跡、為人做派,群眾心知肚明,自然比外人來講更有親切感和說服力。
“鄉村故事會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是因為其務實而又接地氣。”膠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宋振祥介紹說,宣講過程中特別注重讓真人講真事,所謂“真人”是指本村的人、大家認識的人,他們用“大白話”“本地話”講述自己的故事,讓群眾在歡聲笑語中有所感悟。
在宣講內容上,除了身邊事、日常事,膠州市突出問題導向,將民生政策、法律法規、金融保險等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話題引入其中,以案說法、以事說理、以情感人,在講故事、談感受的過程中,解決了群眾生產生活中因信息不對稱、認識不對稱所造成的困惑。
截至目前,膠州市相繼在膠北、膠西、里岔等鎮辦的20余個村開展了57場宣講試點,因村置宜、一村一品,采取快板、三句半、茂腔小戲、邊說邊唱等多種文藝形式,在表演的同時講變化、談感受,傳播主流價值觀,讓群眾在歡樂之余真正有所收獲,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逐漸夯實了“鄉村故事會”的品牌基礎。
據介紹,膠州市“身邊故事村村講”活動,從農村試點,但不局限于農村開展的“鄉村故事會”,還要在社區、機關、企業、學校全面推開“身邊故事會”,將按照“先點后面”的原則,成熟一個推廣一個,形成上下聯動、全面覆蓋的局面。
為此,膠州市面向全市征集百姓宣講員,并派出指導員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全市各行各業的各類先進典型、“五老”人員、黨建網格員、村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志愿者等,政治素質高、業務水平突出、表達力強、具有豐富經驗的各類個人,以及各職能部門的宣講骨干均可加入到百姓宣講的隊伍中來。目前,膠州“身邊故事村村講”宣講隊伍成員已突破200人。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挖掘先進典型,充實到百姓宣講員隊伍中來;同時,不斷豐富宣講內容和載體,做到宣講活動定期化、規范化和長效化,將社會正能量不斷傳揚下去。”宋振祥表示,宣講不拘泥于形式,黨員會上可以講、集體活動可以講、田間地頭可以講、走街串巷也可以講,總之要用活零碎時間,通過經常講、反復講,形成常態,鞏固成效。
文/半島網 黃超 通訊員 劉偉 圖/王昭脈
[編輯: 楊其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