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前面
你給我前生,我許你來世。
一幢老建筑之所以迷人,是因為曾經住在那里的人,發生在那里的事,讓她在輪廓之外有了讓人著迷的色彩。當她帶著她的故事她的滄桑走進我們的時代,之后她又將走向何方?我們更在意是不是終有懂她的人讓她的美得以延續,當然也唯有懂她方可為她所容納。如今,老建筑與新情懷碰撞,而我們依舊只是記錄者。
迷漫在最美岬角里
太平角向來以沉靜之美示人,是青島海濱諸多風景秀麗的海岬中最美的一處。有資料稱,太平角在古代被稱為 “碌豆島”,青島主權被收回后,期盼從此太平,便有了一批以“太平”為名的地名,太平角就在其中,此岬角分為陸域、海角兩部分。這里的老建筑也多隱匿于綠蔭當中。
時光如梭,曾在這里發生的一切正漸行漸遠,只有那一棵棵黑松陪伴著愈發古老的建筑佇立在那里,提醒著我們這座城市曾經的過往,也因為她們的堅守讓我們這座年輕的城市看起來不那么輕浮。
帶你行走岬角一隅,去體會過去與現在的交融。
1
青島遇見米蘭
位于湛山二路2號甲,此建筑建于1925年,由德國建筑師哈林斯設計。原業主為美國人譚育普。譚育普,英文名羅伯特·哈里森·斯坦利(Rupert Harrison Stanley)生于1888年,美國印第安納拉什縣人。耶魯大學碩士,大學冰球隊隊長。1912年加入基督教青年會,并作為國際干事委派至中國服務中國青年,創建河南開封分會。1920年譚育普東渡日本,與王正廷同為國際干事。在其在日本主理工作期間,積極游說日本政府裁軍。
1923年,譚育普回到中國,作為國際干事主持山東青年會工作。1925年在太平角一路14號“領租”一處官地,建成別墅之后在青島居住。譚育普曾創辦青島青年中學,還曾在青島舉辦英文培訓,倡導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教學,并允許女子聽課,并出資讓那些有志于發展的年輕干事到國外游歷,培養人才3500多人。
青島遇見米蘭意大利風情體驗館,將時尚、科技、文創等元素融為一體的米蘭時尚文化和米蘭理工大學文創中心。別墅主樓面朝黃海太平灣,背倚太平角公園,建筑面積約600平米,庭院面積約2200平米,是太平角區域最大的別墅庭院,周邊環境清幽,綠樹繁花成蔭,海風習習,松濤盈耳。
2
地質之光展覽館
青島地質之光展覽館位于湛山二路1號,歐式別墅,由俄國建筑師尤里甫、中國建筑師唐靄如等設計。建國后,科學家李四光從1957年到1961年,曾四次來青島在此居住。他所創立的地質力學新理論,也是他的代表作《地質力學概論》就在這里完稿。詩人柳亞子也曾居住于此。
展廳設置在一樓,重點展示了與地質學家李四光有關的研究手稿、巖石標本、老物件,有距今2.5億年的木化石,還有珊瑚化石、三葉蟲化石、地幔巖石等珍貴標本,以及柳亞子先生手稿等此外,展覽館還設立一處“地震體驗屋”,為游客帶來不同等級的地震體驗。地質之光藝術展覽館,
3
郭沫若書房
位于太平角一路23號,建筑年代大約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具體時間不詳,最初的業主是美國人。青島文史學者李明老師認為這棟別墅并非出自名門,它只是當時那個年代一處常見的歐式民居,但這棟過于簡單的建筑,如果把它放到歷史長河里,他便有了一定的價值,他正處在一個向新時代的樣式探索的過程里面。
郭沫若1956年第一次來青島便下榻這棟小樓,那時小樓已經建成二十多年。如今,歷史與現實,文學與生活,就這樣在一座普通的小樓里相遇、交集,也許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會成為青島的“文藝沙龍”。
4
走進比利時
“走進比利時”展覽館位于太平角一路21號,建筑本體建于1931年,原業主為美國女牧師奚爾恩。這里曾是比利時駐青領事館,也是目前八大關地區唯一系統展示青島建國前領事文化的地方。
比利時會館一層從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四大方面展示比利時的各種文化。在二層啤酒屋內部可以品嘗到50多種口味啤酒,這里還將舉辦球迷賽事觀戰活動以及藍精靈主題活動等等。這里對加深中比兩國的友誼,起到了更好的橋梁作用。
5
德國黑森林音樂餐廳
位于市南區太平角一路17號,建筑本體建于1919年,歐式別墅,原業主為美國牧師梵都森,是有記載的八大關和太平角區域興建最早的別墅,建筑內部可以俯瞰近海。
2017年8月8日,德國黑森林音樂餐廳正式對外營業,由德國黑森林度假酒店資深經理人帶領德國米其林星級廚師及其團隊打造而成,餐廳依據建筑原有風貌進行設計改造,餐廳以正宗德餐為主題,擁有近600平方米的環形花園式觀海庭院,融合音樂表演、現場演出,融合德國美食文化意蘊,使德國本土餐飲文化與德國風情完美結合,打造太平角區域新的餐飲文化聚集地。
6
挪威、芬蘭體驗館
位于太平角一路12號,挪威和芬蘭領事館舊址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太平角一路12號,歐式別墅,約建于1925年。挪威駐青島領事館設于30年代。太平洋戰爭爆發后,該館曾一度關閉,1946年1月22日,始恢復領事業務,直至青島解放。在這期間,挪威領事館曾于1938年和1948年兩度遷入太平路12號。
芬蘭駐青島領事館設于1930年,青島解放后關閉。1948年11月,遷于太平角一路12號。1948年11月至1949年4月,代理領事和領事為愛克福得。據資料查證,比利時領事館在青島設立領事館后期也曾遷入此處。
這里陳列著從上海歷史博物館收集來的諸多歷史文物,努力還原了挪威、芬蘭駐青島領事館的工作原貌,墻上懸掛著青島的老照片,定格著那個年代的城市風華。
挪威芬蘭文化體驗館,不僅發揮著博物館的文化功能,在不久的將來還將北歐文化中的圣誕元素、極光元素都融入其中發展旅宿、餐飲等多種業態,不斷將歷史文化遺產轉型升級為,集人文、經濟于一體的綜合性場館。
7
莫奈花園
太平角一路19號,建筑本體建于建國前,法式建筑風格,這是能夠查到的僅有的資料,這棟老建筑就像一位隱者,讓人無法更多了解他的前生,卻也多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對于他的今世“莫奈花園酒店”的存在,大概也是受了法式建筑的啟發,以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為靈感,酒店將13個房間以莫奈13個系列畫作作為主題,呈現13個不一樣的故事。花園酒店選擇了莫奈這位印象派大師作為酒店的命名,正如這座老建筑所能留給大家的更多的是無限的遐想。
8
遇見梵高
太平角一路27號乙,建筑建成于二、三十年代,具體年代不詳,歐式建筑。1939年荷蘭某外交家來青游歷,并來會見他的中國朋友,在太平角一路27號這幢尖頂小樓里,他倆促膝夜談,給這段中荷友誼留下了一段佳話。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文森特·梵高對咖啡館有著特殊的喜愛,留下諸多的文字描述和畫作表現。”遇見·梵高”咖啡西餐館正式基于青島與荷蘭的淵源和梵高對咖啡館的描繪與熱愛而獲得的創作靈感。在這里,你將遇見更多的荷蘭元素,比如藝術、比如郁金香、比如……
9
伊美蘿薇臺灣民宿
別墅位于太平角一路11號,主體為德式建筑,建造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介于城市森林與廣闊海景之間。
如今她是一棟美美的民俗民宿內庭院設計采用傳統的日式園林風格,庭院中除日式景觀外,另配有全玻璃外觀的咖啡吧,雙層海景納涼亭,以及頗具禪意的日式茶室。或者我們可以期待在這里遇見漂亮的臺灣老板娘,讓她給我們講上一段關于青島遇見臺灣的故事。
[編輯: 張珍珍]
相關專題:
青島網絡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