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有一則關于三文魚的新聞火了,原因是一份《生食三文魚》標準聲稱“虹鱒魚屬于三文魚”。消息一出,大家紛紛表示質疑。
雖然三文魚并不是天天吃的食物,但食品安全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對于要生吃的肉類水產更是要小心,畢竟寄生蟲可不是鬧著玩的。想想蟲子進了肚子,要多可怕有多可怕……
那么問題來了:
虹鱒魚和三文魚,到底是什么關系?
生吃三文魚安全嗎?虹鱒魚有問題嗎?
這個標準發布后,三文魚還能放心吃嗎?
虹鱒魚,到底是不是三文魚?
其實“虹鱒魚是不是三文魚”這個問題,兩個多月前就在網上引起過一次大討論,起因是有媒體宣傳說中國市場上的三文魚,三分之一都是青藏高原上養殖的淡水虹鱒魚。
當時有不少科普作者指出,虹鱒魚雖然樣子、營養和三文魚很像,但它并不是我們所說的三文魚。而且虹鱒屬于淡水魚,寄生蟲風險比海水的三文魚高,不能直接生吃。
但養殖企業卻堅持認為,“三文魚”是一個統稱,虹鱒魚是其中一種。
爭吵三個月后,一份《生食三文魚》的團體標準發布了,它是這樣寫的: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
三文魚是鮭科魚類的統稱,恰好虹鱒魚也屬于鮭科類,所以虹鱒也就屬于三文魚。
乍一看好像沒毛病,但這份標準最大的問題是……制定標準的機構中,有好幾個就是虹鱒魚的養殖企業。
這些企業弄出這種所謂的“團體標準”,也讓網友生疑。要知道,想要制定“團體標準”必須遵守相應的程序:比如足夠的公示時間、科研單位的參與等。
但是,在這次《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中,這些信息絲毫沒有體現,標準的合規性有待查證。
更何況,團體標準只是對參與標準的單位有約束力,大家完全可以將其不當回事。
發現秘密的網友們也沒有手軟,紛紛吐槽:
專業上看,虹鱒魚 ≠ 三文魚
三文魚并不單指某一種魚,而是鮭科魚類的總稱,虹鱒魚的確屬于鮭科魚。
但是,我們日常所說的食用三文魚,一般特指的是鮭科中產自海水的大西洋鮭。而虹鱒魚,屬于淡水養殖,并不在食用三文魚的范圍內。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中也有明文規定:“虹鱒”的學名是 Oncorhynchus Mykiss,通用名為Rainbow Trout。在市場交易中,食品包裝上不得標注“三文魚”(Salmon)。
這份新出的“團體標準”故意將兩種魚類的生存條件混淆,得出“虹鱒魚屬于三文魚”這樣一個不可靠的結論,也是煞費苦心了。
淡水虹鱒魚,寄生蟲風險高
三文魚最常見的吃法就是生吃(刺身),很多人都會擔心寄生蟲的問題。
這還真不是瞎擔心。
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曾在 2010 年發表論文認為:
各種水產品,如果是野生捕撈的,無論養殖或野生的,無論海水魚還是淡水魚,都應該被認為有寄生蟲。
除了養殖的大西洋鮭(正經的三文魚),其他的養殖魚類沒有足夠的檢測數據,無法確定魚中的寄生蟲有沒有風險。
劃重點:正規養殖的大西洋鮭安全,其他的沒證據,不好說……
圖片來源:歐洲食品安全局
而相比于海水魚,淡水魚寄生蟲的危害更大。
淡水魚比較容易感染肝吸蟲、肺吸蟲等,這類寄生蟲的滲透壓與人體一致,一旦進入人體,會生活得很快樂。
淡水養殖的虹鱒魚有沒有寄生蟲,主要依賴養殖環境和方式,無法用眼睛辨別。
而且,不少地區售賣虹鱒魚時打出的招牌是“現撈現吃”或“鮮吃”,更會增高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大家肯定會問,既然三文魚和虹鱒都可能有寄生蟲,那該怎么辦?如何保證安全?
想安全吃魚,
記住兩個方法:冷凍或加熱
正規的三文魚,為了降低寄生蟲風險,通常要經過冷凍處理:零下 20 攝氏度以下冷凍一周以上,或零下 35 攝氏度冷凍一天以上。
但大部分家庭冰箱不能達到這種溫度,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加熱做熟吃。
很簡單,經過 60 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充分加熱一分鐘,就能消滅寄生蟲。
做熟了也可以很好吃
虹鱒營養不錯,但最好別生吃
雖然虹鱒魚不屬于三文魚,但它營養和口味都還不錯:這兩種魚的蛋白質含量大概都是 20% 左右,差別在于脂肪。
三文魚(大西洋鮭)的脂肪含量可以達到 13.4%,虹鱒魚只有 6.2%,脂肪含量只有人家的一半。
因為脂肪少,虹鱒魚的 DHA 等 ω-3 系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也比不過三文魚。檢測結果顯示,每 100 克虹鱒的 DHA 含量是 0.516 克,而大西洋鮭魚是 1.104 克,差別不算小。
整體來說,虹鱒魚雖然脂肪少了點,但算是一種不錯的魚。
但請不要把它當做三文魚,更不要生吃!
至于虹鱒歸于三文魚的依據何在?標準起草方給出答案:虹鱒更貴……
[編輯: 張珍珍]
相關專題:
青島網絡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