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成為全面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的重要著力點,這標志著城市建設從大規(guī)模增量擴張階段進入了存量更新階段,城市更新將成為未來城市規(guī)劃建設的重要形態(tài)。
城市更新建設,讓生活更美好 | 李滄區(qū)滄口下街區(qū)域地下通道變身“時光列車” 沉默橋洞“訴說”老滄口文化情懷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杰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偉
進入地下通道,如同走進了“時光隧道”,火車車廂一般的通道兩側,掛著一幅幅老滄口的照片,給人時空對話的感覺……這就是青島李滄區(qū)滄口下街區(qū)域煥新開放的下街地下通道。12月10日,記者現場探訪了解到,今年,李滄區(qū)進一步加強城市更新理念落地,通過工程小、耗資少、細節(jié)美的“有機更新”,不斷提升市民生活環(huán)境品質。
地下通道變身“時光列車”
“我有一種預感,這里會成為一個網紅打卡點?!?0日上午,在李滄區(qū)滄口下街區(qū)域的下街地下通道入口處,幾名年輕人掏出手機給煥新開放的地下通道拍照,緊接著輪流站在通道前合影。這個地下通道的外形修建成了火車車廂的樣子,除了綠色的底色外,車廂上還醒目地寫著這列“火車”的始發(fā)站和終點站:夢想—遠方。
順著臺階走進通道,頂部仿照火車車廂頂部的裝飾,微微向上凸起,白色的節(jié)能燈發(fā)出的光線亮度十足而又柔和。通道兩側的裝飾也十分巧妙,一張張滄口老照片加上車窗一樣的造型,好像是火車在緩緩前行,滄口火車站、國棉六廠、橡膠二廠……這趟“時光列車”從老滄口一個個熟悉而又久遠的地標建筑物、生活場景前駛過,卻勾起了滄口居民塵封的記憶。
“看著這些老照片,心里非常感慨,我打小就生活在下街,對這里的一屋一瓦都非常熟悉,七十多年過去了,再看到這些老照片,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小時候,很有情懷?!?5歲的居民賈永盛感慨地說,這個地下通道巧妙地用火車車廂的形式串起了滄口過去和現在,也承載了老滄口下街文化元素和風情。
賈永盛老人告訴記者,這個地下通道是連通老滄口“上街”和“下街”的重要人行通道,通道的地上是膠濟鐵路線,空中是金水路高架橋,附近還有滄臺路市場,每天有大量人流沿著地下通道穿梭。以前這個地下通道又臟又暗,下雨積水,通行的體驗感差,如今微更新后,成了居民紛紛點贊的樣板?!罢疄槔习傩兆隽思牡膶嵤??!辟Z永盛伸著大拇指說。
沉默的橋洞“訴說”老滄口文化情懷
而在70歲的老滄口居民周桂清看來,如今的下街地下通道成了展示老滄口文化一個很好的窗口,她告訴記者,老滄口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青島工業(yè)時代的一個縮影,下街和滄口火車站是老滄口人對城市生活最直接的理解,“在這里,火車是生活的一部分,晨曦中轟鳴而來,夜幕中轟隆遠去,記錄了年復一年的歲月故事,把滄口的記憶從一個區(qū)間帶到另一個區(qū)間,從一個歷史階段推送到另一個歷史階段?!敝芄鹎謇先苏f,時至今日,滄口不僅是一個地理位置,更是一段文化、一段時光。
李滄區(qū)城市建設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下街地下通道的設計從居民需求出發(fā),充分結合民意,將破舊老化的設施替換更新,對裸露綠化進行提升,昏暗潮濕的地下通道改造提升。設計以“夢想—遠方”為主題,橋洞出入口及通道內部提煉了老滄口的百年時光,東側入口布設膠濟線老站臺的照片,西側入口布設過去滄口的街景照片,行人從不同方向通行,仿佛正“穿越”滄口的過去和未來,沉默的橋洞開始了訴說,陰涼的橋洞開始有了溫度。
不僅如此,為了讓市民出行更方便,平日生活有更多的休閑空間,本次改造將外部空間對場地鋪裝進行重新劃分,區(qū)分種植與活動區(qū),通行周邊的所經之路全部進行了硬化改造,臺階修復,并在土壤裸露的區(qū)域栽植了喬木、灌木等植物景觀,在高架橋下進行了木格柵的鋪設和座椅安放,提供居民休閑活動。通過引入城市微更新方式為其“大變樣”,從根本上改善通行環(huán)境,來打造具有歷史內涵、實用功能、情感溫度和藝術美學觀感的城市品質空間。
改造前橋洞內陰暗潮濕
城市“有機更新”,提升生活環(huán)境品質
工作人員介紹,類似下街地下通道這樣的微更新改造,李滄區(qū)不只一處。“結合著老舊小區(qū)改造,我們分別在君峰路西山二路三角地和永安路50號公共空間也進行了微更新,通過巧妙設計,打造了集合功能、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小區(qū)活動空間,提升小區(qū)品質和居住舒適度?!崩顪鎱^(qū)城市建設管理局工作人員耿翠萍說。
改造前西側橋洞入口
記者了解到,為提升市民生活環(huán)境品質,進一步加強城市更新理念落地,今年,李滄區(qū)城市建設管理局根據青島市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作戰(zhàn)方案內容,在品質較差的城市邊角空間區(qū)域,通過合理的藝術化設計,融入地域特色,活化城市剩余空間,完善功能設施配置,營造極具創(chuàng)意的空間。利用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繡花針”進行改善提升,通過工程小、耗資少、細節(jié)美的“有機更新”以及政府、設計師、居民等多方參與的形式,讓品質化滲透到城市的每一個細胞,讓市民看得見、用得著,不斷提升獲得感和滿意度。
改造前東側橋洞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