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姓氏譜丨周如砥的傳奇一生與即墨周氏故事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文艷
明清時期,即墨名聲大噪,五大望族“周黃藍楊郭”更是顯赫數百年。而周氏,則是五大望族之首。在靠科舉起家的年代,周氏并不是以高官厚祿而揚名,而是以才高氣卓而為人敬仰?!罢录尾褐堋焙汀傲舸逯堋眱纱笞迦?,都有卓越的代表人物,尤其是“章嘉埠周”中的周如砥,幼年喪父,卻得到伯父“扶植猶子”的關愛,并曾出任萬歷時的國子監祭酒,史書稱他“以文章名天下”,“天下士多出其門”。本期,我們跟隨周氏后人和即墨文史專家追蹤周氏故事,感受即墨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
周氏第十八世孫周世強先生告訴記者,關于祖上的歷史來歷,他曾撰寫過多篇文章,在《即墨周姓述略》中,我們了解到章嘉埠支派的來歷。
在《即墨縣地名志》1897年即墨縣行政圖中已經出現過章嘉埠三個字,不過這并非該村落最早的名字?!耙皇乐懿畼s遷墨城北鄉之張家埠”,根據清同治乙丑進士周銘旗所著的《即墨鄉土志》記載,一世祖來自河南汝南。通過這個村落的名字,我們可以初步推斷,與一些來到即墨墾荒種地的遷徙不同,周氏所到之地本就是個村莊,而且最早立村的人姓張,張家埠在即墨西北部,五沽河南岸,地勢較高,因而取名為埠。
周家人本是來安身立命的,因而落腳后專心務農,勤儉持家,默默地在五沽河畔耕耘。百年左右,周氏生活日裕,三代周氏族人的辛勤勞動賦予后世得以學習詩書的機會。到了四世,一位名叫周尚美的后輩逐漸顯露頭角,他“字文華,誥贈朝議大夫,國子監祭酒”,要知道幾代“茫乎無聞”的農家人,有了字,極有可能是有文化的象征,因為古代普通百姓幾乎沒有字號,在元末甚至連正常的名字都沒有,幾個數字代號就“打發”了。由此可見,張家埠的周氏通過辛勤勞動,積累了家業,也通過讓后代讀書積聚了一定的社會地位。
周尚美生有四子:周國、周邦、周民、周賦。三子周民生二子:周如綸、周如綿,另有二女。四子周賦生三子:周如珠、周如砥、周如京,另有一女。其實,真正稱為讀書人的是周氏族人周民。
他的弟弟周賦,“字良卿,累贈朝議大夫,右春坊,右中允,翰林院侍讀,國子監祭酒”,周世強撰文稱,“他重文尊祖,樂善好施,信義立世”。這足以說明,周賦雖然英年早逝,但他的精神影響了子女,影響了后來聲名顯赫的周如砥。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七月的一天,對于周如砥兄妹四人來說,猶如晴天霹靂。正值壯年的周賦去世,九月安葬,他的妻子于氏29歲,“觸壙欲殉”,頭撞墓穴欲追隨丈夫而去,被周如砥的眾伯母救下,然后,她“至家痛悼不食,過十日見背(去世)”。在即墨古城北閣里有兩座牌坊,一座是贈禮部右侍郎周如砥的“經筵學士”坊,另一座便是為中允周賦之妻于氏立的貞節坊。牌坊里演繹的都是血淚故事,尤其對于才8歲的周如砥而來說,父母雙亡意味著孤苦伶仃。
然而,周氏兄妹是幸運的,因為他們的伯父周民和伯母孫氏不但收留了他們,還視如己出,不但讓他們吃飽穿暖,還供他們讀書,所以,世上才少了四個混跡市井的野孩子,有了后來“以文章名天下”的周如砥。而正是后來周如砥多次受到朝廷嘉獎,故家鄉改名為章嘉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