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海濱精靈 共赴生態之約
近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膠州灣(膠州段)開展2025年度全國越冬水鳥同步監測、調查工作時發現一幕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象:數以萬計的翹鼻麻鴨和紅嘴鷗齊聚膠州灣畔,它們優雅地在海面上翻飛,輕盈地舞動著翅膀,為這片海域帶來了一份靈動與活力。
翹鼻麻鴨,身姿優雅,色彩斑斕。它們的頭部和頸部為黑褐色,泛著綠色的金屬光澤,就像戴著一頂華麗的皇冠。嘴部高高隆起,呈現出獨特的珊瑚紅色,這也是它們名字的由來。身上的羽毛則是潔白與栗色相間,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迷人的光彩。當它們成群結隊地在海面上游弋時,仿佛是一片片飄動的彩色云朵,與湛藍的海水相映成趣。
(拍攝者:青島市觀鳥協會 )
紅嘴鷗,有著潔白如雪的羽毛,如同冬日里的初雪般純凈。紅色的小嘴和爪子,恰似點睛之筆,為它們增添了幾分俏皮與活潑。它們在空中翱翔時,身姿矯健,動作輕盈,時而急速俯沖,時而盤旋上升,靈動的姿態讓人目不暇接。當它們停歇在沙灘上,又展現出了溫順可愛的一面。
(拍攝者:青島市觀鳥協會)
為準確掌握膠州市水鳥分布、種群數量、遷飛動態、集群活動規律及越冬水鳥棲息地現狀,1月5日-15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森林資源保護站工作人員在大沽河下游、大沽河入海口、洋河入海口、上合示范區金湖等膠州灣沿線開展越冬水鳥同步調查及監測工作。此次調查共涉及1條樣線、6個點位。調查人員采用直接計數法,借助雙筒望遠鏡、相機、單筒觀鳥鏡等設備實時監測越冬水鳥,并利用監測采集系統手機App同步監測,詳細記錄水鳥的種類、數量、分布位置等信息,準確統計并及時匯總,也為全國同步調查貢獻了膠州力量。
據悉,本次調查共監測到翹鼻麻鴨、紅嘴鷗、黑腹濱鷸、綠頭鴨、白腰杓鷸、白鷺、蒼鷺、白骨頂、黑水雞等20余種近3萬只水鳥。放眼望去,寬闊的水面上密密麻麻地聚集著大量水鳥,有的靜臥水面,安閑自在;有的則盤旋飛翔,身姿矯健,與寧靜的水面相互映襯,構成一幅生機勃勃、旖旎靈動的濕地生態畫卷。
寒冷的冬季,各種水鳥歡聚在膠州灣濱海濕地,此時正是觀鳥的最佳時機。觀鳥活動不僅可以近距離接觸自然,還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增強環保意識,共同守護我們的美好家園。為提升市民的觀鳥體驗,共享生態保護成果,上合示范區管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海洋發展服務中心設立了兩處觀鳥導引展示牌,方便市民觀鳥,具體位置在生態大道與交大大道交匯處東100米路南、生態大道與淮河路交匯處南195米路東,歡迎市民朋友前往觀鳥,共同見證這場自然盛宴!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超 通訊員 趙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