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在大集里,感受山東文化脈動

2025-01-08 16:45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閱讀 (16100) 掃描到手機

熱氣騰騰、人聲鼎沸、喜氣洋洋……在山東有一種熱鬧體驗叫“趕集”。

1月7日,農歷臘月初八,山東搞了件大事。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正式啟動,這一活動在全省同步舉行,持續到3月初。

(一)

為什么偏偏是黃河、運河、海洋?先來看看山東的家底。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母親河滋養了山東大地,孕育了齊魯文化。黃河山東段長628公里,占黃河總長度的11.5%,從東明縣入境,流經菏澤、濟寧、泰安、聊城、濟南、德州、濱州、淄博、東營9市,在東營市墾利區注入渤海。

大運河是世界水利航運工程史上的偉大創造,匯聚了中國古代眾多先進水利思想與水工技藝精華,包括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3個部分,全長近3200公里。大運河山東段全長643公里,由北向南依次流經德州、聊城、泰安、濟寧、棗莊5市18個縣(市、區)。

山東是海洋大省,海岸線長3505公里、約占全國的1/6,毗鄰海域面積15.86萬平方公里,與陸域面積相當,海洋是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優勢和潛力所在。“仙境海岸”“沿著黃河遇見海”成為山東旅游名片,“藍鯨1號”“國信1號”等大國重器創造多項世界紀錄,海上風電新增并網規模連續兩年居全國首位。

黃河、運河、海洋,是山東的文化動脈和廊道。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山東作為黃河入海的地方,承載了黃河文化的精髓。黃河文化與山東的儒家文化、泰山文化等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齊魯文化。黃河為山東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和肥沃的土地,促進了農業文化的發展。同時,黃河的治理和保護也成為山東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可以說,黃河的堅韌與包容精神深深影響了山東人民,形成了勤勞、堅韌、開放的社會性格。

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山東的商業繁榮,帶動了沿線城市的經濟發展。運河沿線的商業活動和市鎮的興起,形成了“南有蘇杭,北有臨張”的繁榮局面。作為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運河使得中原文化、齊魯文化等多元文化在山東交匯融合,孕育了豐富的民間藝術和民俗活動。歷史上,運河的開通改變了山東沿線城鎮的人口結構與產業結構,形成了獨特的漕運文化,影響至今。

海洋文化是海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年累月的海洋活動,孕育了山東半島獨特的漁家風情、海洋信仰和海洋民俗。同時,海洋也是山東對外交流的重要通道,促進了山東與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現代海洋科技的發展,則為山東海洋文化的創新提供了不竭動力。

黃河、運河和海洋像三條動脈和廊道,幾乎覆蓋了山東全域,在不同方面深刻地影響了山東的文化發展。

(二)

從世界范圍看,線性文化遺產的保護性利用是道難題。如何點線結合、串珠成鏈?山東選擇通過大集來破題。

濟南仲宮大集,延續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在淄博周村大集,可絕不僅僅能買到有3000多粒芝麻的周村燒餅;青島王哥莊大集“海味”十足,上百種干鮮海貨琳瑯滿目……可以說,大集雖小,卻充滿生機與活力。

如今叫響全國的黃河大集,始于2022年冬天。當時,山東為踐行文化“兩創”要求和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打造沿黃文化體驗廊道,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策劃啟動了這一品牌活動。

經過短短幾年發展,黃河大集在山東各地廣泛鋪展開。集市上的商品,以及美食、非遺手造、民俗演出等,讓游客對山東各地的風土人情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為進一步做強大集品牌,更好地賦能經濟和文化發展,今年,山東首次將黃河大集升級為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三個大集共同舉辦,呈鼎足而立之勢,實現了全省覆蓋、各美其美。

進了臘月就是年。今天開始,依托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山東各地將因地制宜舉辦特色大集、年俗節慶、云端推介、電商直播,以及民間藝術、戲曲曲藝非遺展示展演等活動,從而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三)

山東如此青睞大集,源于大集的獨特價值。

經濟價值最為直觀。地方集市的繁榮體現了一種傳統市場與新型消費模式結合的趨勢。這幾年,大集主辦方不僅設置了實體攤位,還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實現了線上的擴展。這種“實體市集+網絡直播+文化展示”的模式,豐富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有效降低了商家的運營成本,并且能夠觸達更廣泛的客戶群體。這種模式的成功為鄉村經濟的激活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大集中不乏特色產品的展示,通過打響品牌,商家們不僅獲取了經濟利益,更為地方經濟注入了活力。

文化價值同樣值得關注。

一是保護和展示了傳統文化。千百年來,大集不僅是商品交易的場所,更是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現地,舞獅、劃旱船等傳統民俗表演,以及各種傳統節日慶典等,都在大集上得以呈現。值得一提的是,大集上常有傳統手藝人現場展示和制作手工藝品,如剪紙、編織、陶瓷制作等,讓觀眾直觀地了解傳統技藝的制作過程,讓更多年輕人認識、喜歡上這些非遺文化,并將其傳承下去。

二是增強了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大集上充滿了濃濃的煙火氣和生活氣息,無論是生活在城市還是農村,都會勾起人們對故鄉的深刻記憶和懷念。許多人在大集上看到熟悉的場景和物品,會勾起兒時的記憶,感受到一種親切感。大集吸引不同地區的人們前來參與,人們在交流和互動中,了解和認同彼此的文化。

三是推動了文化“兩創”。一方面,在大集中,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創造出新的文化形式。一些傳統手工藝品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制作出既具有傳統韻味又符合現代審美的產品。另一方面,大集為年輕人提供了接觸和學習傳統文化的機會。例如,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大集體驗傳統手工藝制作、欣賞民俗表演等,開闊他們的視野。這種文化的互動,正是大集生生不息的深層次魅力所在。

聚山東好品,趕文化大集,過康樂春節。在傳統文化里不斷融入現代元素,豐富形式和內涵,煥發出新活力,山東的大集已經進入Next Level。

這個春節,來一趟山東吧。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三件套”期待集齊。

(大眾新聞記者 張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