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青島 晾曬粉條成為獨特風景線
冬日青島的鄉村迎來了一年中繁忙的季節——粉條晾曬季。在青島市即墨區金口鎮池戈莊村,村民們穿梭在粉條晾曬場中,撥弄著剛曬上去的粉條,使其充分暴露在空氣和陽光中。一排排晾曬待干的粉條晶瑩剔透,十分壯觀。池戈莊加工粉條的歷史已有400多年,村莊年產紅薯粉條達30萬斤。
青島的粉條制作技藝源遠流長,從明末清初起,大任村就有手工制作粉條的老手藝,如今已經傳承了400多年。這種古法手工制粉工藝,在當地已經傳承了數代人。每到冬季,只要天氣晴朗,農戶們一大早就開始忙活起來。身強力壯的男人們負責制粉,婦女們則負責晾曬。粉條的制作需要經過和面、掌瓢、漏條、沸煮、上桿、定型等1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心操作,以確保粉條的品質。
在青島的鄉村,冬日的粉條晾曬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村民們在田野里支起一口大鍋,忙著制作粉條。做好后的粉條掛起來晾曬,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鄉村風景線。在膠州市洋河鎮大相家村,村民們用農用三輪車載滿粉條,在村內的小路上來回穿梭,將村里陽光能夠照射的地方幾乎全部填滿,整個村南全部被粉條蓋住,形成藍天白粉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粉條不僅是一種傳統食品,也是青島鄉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盡管手工制粉需要36道工序,勞動強度大,村里年輕人寧愿出去打工,也不想在家做粉條,多數村莊只有中老年人從事這一行。村民們真正擔心的是這門手藝還能往后傳多久。為了保護和傳承這門老手藝,當地政府準備將這門老手藝的30多道制作古法,申請為即墨市非遺進行保護。
青島的粉條晾曬不僅是冬日里的一道亮麗風景,更是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隨著傳統手工藝的保護和傳承,青島的粉條制作技藝將繼續在新時代煥發生機,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 超40℃高溫天氣下,青島房屋建筑工程當日應停工
- 設置八大場地,彰顯“五個百年 ”!第35屆青島國際啤酒節青島老城會場(上街里)將于7月18日啟幕
- 本周五起,青島這些路段實施臨時性交通管制!
- 第35屆青島國際啤酒節青島老城會場(大鮑島)籌備已進入沖刺階段,7月18日即將盛大開幕!
- 獨屬于青島人的記憶!超多主題燈組震撼亮相,“青島之夏”藝術燈會本周五揭幕
- 青島斯坦德北交所IPO啟動!
- 燃動夏日!第35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好運山東”·“東風奕派”青島時尚體育節7月19日在金沙灘啤酒城火熱開賽
- 青島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泊里中隊:集中清理違規廣告牌 擦亮道路文明“風景線”
- 青島·上合之珠國際博覽中心:首批參賽阿拉伯馬抵青吃住行游在上合
- 青島·上合之珠國際博覽中心國內外商戶加緊“備戰”迎盛會搶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