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泊里紅席編織忙!從業近70年的老手藝人趕春節訂單,年輕人不愿再“入行”
在農村老家,過年鋪一領新席,是祖輩傳下來的習慣。談到席子,在青島就繞不開泊里紅席,憑借著冬暖夏涼、綠色天然純手工的獨特優勢,泊里紅席傳承千年。年關將至,編織泊里紅席的老手藝人肖長全的訂單也早已經排滿,從早上五點多到晚上七點多,老兩口都在“地屋子”里趕工,忙活9天能夠制作出一領紅席,賣2000多塊錢。雖說名聲在外,但在現代技術的沖擊下,做泊里紅席的性價比并不高,如今專門編織泊里紅席的手藝人不斷減少,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面臨斷檔的風險。
肖長文夫婦正在編織泊里紅席
訂單排到春節后,老手藝人“地屋子”里編制紅席
12月11日,記者驅車來到泊里鎮張家莊村,在村莊東南側有幾處半地下的低矮房子,這種房子被當地人稱作是“地屋子”。
“編我們的泊里紅席,不能在干燥的房子里,房間的濕度需要足夠,我們這種半地下的地屋子,能夠達到要求,一會進去的時候一定要低著頭彎著腰,不然很容易碰頭。”進入地屋子前,74歲的肖長全特意囑咐記者。
地屋子
進門后,肖長全趕緊把低矮的屋門關上,“外邊干,開著門地屋子里的濕度就不夠了,編席的篾子就容易斷。”
走進地屋子,記者注意到,屋內還是幾十年前的土地面,并沒有用水泥找平。“你看地面都是濕潤的,這樣的地面才能編席。”肖長全向記者繼續介紹。
在地屋子里,除了肖長全外,還有他的叔伯兄弟肖長文夫妻倆,肖長文同樣也已經74歲了,這樣一個地屋子,恰好能容納兩家人編席。
當天肖長全正在刮篾子,他們一家人正在趕制別人前段時間定制的一領席。“我們這個是一個特大號的,客戶找我們定制準備拿來送禮的,泊里紅席也是我們這里的特色,送禮有面子,尤其是家里的老人特別喜歡。”肖長文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隨著年關將近,編織泊里紅席的手藝人訂單也多了起來。“我手里壓著好幾個訂單,需要春節前做出來,人家都等著過年用。”肖長全說。
一領席賣2000元,老兩口五點起床干活要忙9天
泊里紅席,是用紅、白兩色的席高粱桔制作而成的,肖長全家的高粱都是自己家種的。秋天高粱收貨后,將高粱桿保存好,經過去根、剔梢、破坯子、刮篾子、編隔子和挑席子等多道工序之后,交叉編織出各種不同紋飾的圖案。
編織紅席的篾子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看到,肖長全拿起一根根破坯的條子,放在長條木頭上用一把長刀剔除里面的瓤,只保留下光滑有韌性的皮。“這個就叫作刮篾子,刮出來的篾子才是我們編席需要的最終材料。”
在一旁,肖長文夫妻倆正在忙碌地編隔子,所有的篾子都是一根根用手穿插在一起的,隔一兩根就要壓一下,百余根篾子在他們手中起舞。
手工編織
“每天早上五點多,我們兩個就來到地屋子干活,一直到晚上7點多,這一領席我們兩個人大概要用9天的時間,一平米賣500元,一領席就2000多元。”肖長全說,自己從六歲就跟著父母編席,到今年已經將近70年了。“六歲的時候在旁邊看父母編席,一來二去就中了父母的‘圈套’,讓幫著收邊,從那時候一直干到現在,在生產隊的時候,我們也是編席掙公分,后來大包干了,也是自己編了自己賣。”
肖長文妻子正在收邊
肖長全正在刮篾子
肖長文夫婦正在編織泊里紅席
肖長全告訴記者,他們老兩口一年能編30多個泊里紅席,幾乎全年無休。“兒媳婦也在給我發抖音宣傳,有各地的客戶來定。一年掙個6萬塊錢,對我們兩個70多歲的老人來說也可以了。”
年輕人不愿再“入行”,以前全村編席目前只剩不足十戶
兩個人忙活9天編出的席賣2000多元,這2000多元是包含了所有的人工費、材料費在內,也包含了自己種高粱的時間成本。“合算下來一人一天毛利潤是100元出點頭,現在村里的年輕人根本沒有愿意干的。”肖長全說,村里四五十歲的人有不少會的,但是都不干了,“不如出去打個工掙得多。”
肖長全告訴記者,張家莊村有大約200戶村民,原先村里有八成多的人家編紅席,如今還干這個營生的只有四五戶了。
不掙錢,也賣不動。記者了解到,像肖長全這樣在十里八鄉比較有名氣的泊里紅席手藝人全年都有訂單,但是還有不少手藝人自己編了席到泊里大集上賣也賣不上價錢。
“集市上有賣1500元左右一張的,來趕集的老百姓也不愿意買,因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純手工編織的泊里紅席跟現在流水線制作的人造革的席面相比貴了不是一星半點,那些成品的席子幾百塊錢就能買個很好看的。”肖長全說。
列入非遺,老手藝人盼著泊里紅席重放光芒
肖長全告訴記者,前些年想要通過機械編織的方式替代人工編織,擴大泊里紅席的生產,最終以失敗告終。“這些篾子太脆弱了,經不住機械的編排。”
“我們村很快也要搬遷了,到時候地就沒了,也不能種高粱了,不知道泊里紅席我還能編多久。”肖長全感慨道。
記者了解到,為了傳承泊里紅席,多方也都進行了一些有益嘗試,2009年,泊里鎮張家莊村成立了紅席專業合作社;2011年,“泊里紅席”被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13年,為了對泊里紅席進行保護和進一步傳承,“泊里紅席”商標被國家工商局注冊為國家地理商標。
“現在希望我們泊里紅席能被全國更多的網友知道,來采購,打開市場,這樣,放下這門手藝的編席人就會重新入行,年輕人也能繼續做這件事。”74歲的肖長全說出了自己的期盼,“老祖宗的手藝不能丟在我們手里。”
(半島全媒體記者 尹彥鑫)
- 春節我在崗 | 泊里鎮綜合行政執法中隊加強春節執法保障
- 正月忙碌的手藝人
- 開心消費過大年|羊湯、海鮮燴餅炫起來!除夕當天泊里大集,迎來歸鄉游子打卡
- 70城商品住宅價格走勢達去年最好局面,2025年走勢或將更穩
- 半島V視|青島女子“買”下70萬平米小島后續來了:稱尚未開發,沒打算私用
- 青島女子買下70萬平米小島后續來了:目前沒打算私有,七八月份將帶員工到島上團建
- 機票退改簽、假冒政府App 年關將至警惕這些新騙術
- 泊里鎮綜合行政執法中隊走進泊里大集 開展防范非法集資及抵制非法營運普法宣傳活動
- 青島好人丨“嫚,你又來了!”十年暖冬行,她幫500余戶困難老人“渡年關”
- 搟皮兄妹又來幫媽媽出攤了!2025年青島市“我們的節日·歡樂中國年”主題活動暨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大集”新春季在泊里鎮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