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傳承!老手藝人堅守香油坊
12月4日上午,青島即墨塔元頭村,剛進村就可以聞到醇正的油香味,尤其是走到老手藝人董安希家附近,一股香油的味道撲鼻而來。走進他們家的院子,可以看到加工香油的油坊內熱氣騰騰,雖然天氣有些寒冷,單董安希和老伴倆人夫妻二人忙的滿頭大汗。他們家一直采用著傳統的古法手藝水代法制作香油,一家三代人堅守了上百年。
董安希表示,即墨塔元頭村有著200多年的制作香油歷史,他自幼就看父母在家里做香油。當年塔元頭村幾乎是家家戶戶做香油,被很多人成為香油村,長大后他就跟著父母學習了做香油的手藝。成年后的董安希就騎著自行車把做好的香油放在車座后面,騎車到青島市區賣。因為即墨塔元頭村的香油遠近聞名,他的香油都是供不應求。如今家里的老母親已是百歲高壽,董安希依然會經常拿著做好的香油給她看看、聞聞,老人表示依舊是當年的老味道,沒有變化。
董安希的百歲老母親
隨后記者記者見到董安希的母親——李老太太,別看老人已是百歲高齡,但是腿腳很利索。天氣好的時候,李老太太都會在村里來回走走,到油坊溜達看看制作情況。當董安希把剛做的兩瓶香油拿給老母親時,老人第一時間上前聞了聞,雖然沒打開瓶蓋,但是憑著多年的經驗,還是給了兒子點贊。“這個味很正,味道很香,用料的芝麻肯定不錯,咱們家一定要堅守這份老手藝,堅決不偷工減料,這門手藝不能失傳了。”李老太太說。
董安希家門前,掛著工商部門頒發的光彩之星牌匾
目前塔元頭村部分村民們已經轉行從事其他工作,65歲的董安希還一直在堅守這個傳統老手藝。他和老伴日常制作香油,兒子幫他通過網絡上推廣,宣傳老手藝的香油品牌。董安希告訴記者,他們家只有這一個店,只做零售不批發,無論市場怎么變化,他們的香油品質永遠不會改變。目前他也準備了各種材料,希望把董氏小磨香油申請即墨的非遺品牌,把這個老手藝傳承下去。
這活夏天很遭罪,香油坊里酷暑天悶熱,他工作起來缺是一點也不含糊。“首先原料上必須把關,堅持采用長江以北生長的芝麻,因為北方地區溫度適宜,芝麻成熟期長,加工出的香油味道正、香頭大、色澤好。”董安希說,小磨香油和其他種類香油相比,最大優勢在于石磨研磨和油分離這兩道工藝上。“機械研磨速度比石磨快,因此產生熱量過高,味道不如石磨加工的香。此外,香油主要有壓榨法和水代法兩種生產工藝,機械加工采用壓榨法,而塔元頭村小磨香油依然沿用水代法這一古老工藝將油分離,這樣就更好地保持了香油的品質,使香油味道更加味正、醇厚。”董安希說,他們家一天可以生產300多斤香油。”
董安希的百歲老母親
他家的香油都有檢驗報告
董安希家門前,掛著工商部門頒發的光彩之星牌匾
庫房存放的制作香油、花生醬的原料
灌裝香油
加工花生醬
熱氣騰騰的油坊工作間
除了制作香油,董安希還做花生醬和芝麻醬
炒熱黑芝麻
夫妻倆一起制作香油
香氣撲鼻的香油
(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