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公園里開演奏會,銀發樂隊引領新風尚

2024-12-04 18:36 大眾新聞·半島新聞閱讀 (12022) 掃描到手機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周日,海泊河公園一隅,歌聲婉轉,熱鬧祥和。一支名為“天臺藝術團”的老年民樂團在這里演奏,將《在希望的田野上》、《西藏舞曲》等熟悉的旋律演繹得絲絲入扣。盡管成員們平均年齡超過70歲,但他們憑借音樂為退休生活增添了新的活力與意義。

成員來自各行各業,退休后匯聚“音樂大家庭”

12月2日上午,記者來到了“天臺藝術團”的排練場地——天臺社區活動中心,此時藝術團的成員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排練。樂團指揮吳本集熱情地介紹道:“我們這個團隊成立于2022年3月,至今已有兩年多時間。退休前,樂友們在不同的行業工作,大家都是音樂愛好者,退休后因為共同的愛好走到了一起。” 天臺藝術團成員背景多樣,年齡跨度從五十五歲到八十多歲,其中有曾在公安機關工作的,也有擔任過工廠廠長、醫生、會計等各行各業的退休人員。盡管職業不同,但對音樂的熱愛讓他們會聚于此。

吳本集

今年65歲的吳本集,不僅是樂團的指揮,更是團隊的發起人和靈魂人物。他年輕時接觸到指揮,后來一直從事紡織相關的工作。退休后在朋友的建議下,他開始組織退休老人重新撿起音樂愛好。 “起初,大家只是想打發空閑時間,順便做點演出,沒想到音樂的力量如此強大,讓我們的心緊緊相連。” 樂團的首席王大哥笑著說。今年74歲的閆大姐是樂隊的鼓手,她對此也深有感觸:“我之前是模特隊的隊長,來到這里開始接觸打擊樂,在過程中慢慢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為愛發電”,公益演出風雨無阻

自樂團成立以來的兩年間,天臺藝術團規模不斷壯大,從最初的四五人發展到如今的三十多人。樂器種類也日益豐富,涵蓋了揚琴、二胡、中阮、小提琴、竹笛等,演奏水平也愈發專業。

吳指揮告訴記者,樂團現已形成固定的排練時間,每周一、周五進行排練。而每周日,他們則會在海泊河公園舉行公益演出,無論嚴寒酷暑,風雨無阻。“不管天氣如何,大家從未缺席。” 樂團的二胡演奏者騰大哥自豪地說,“這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大家在演奏中收獲快樂,在公益活動中體驗滿滿的成就感。”

樂團團長張泰芳表示,雖然樂團活動不以盈利為目的,但隊員們熱情高漲,自費參與排練和演出,經費全靠成員們的 “為愛發電”。“我們的目的就是這樣,讓老人們有個地方去唱歌、演奏,就是做了一項公益。”

與此同時,天臺社區在了解樂團的情況后,也積極提供幫助,大力支持樂團發展,不僅為樂團提供了排練場地,還在各方面予以協助,為樂團的持續運營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正是憑借著各方的努力,天臺藝術團不斷發展壯大,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演出機會,并多次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吳本集感慨地說:“每次演出完,看到觀眾們的笑臉,我們內心便充滿了成就感。”

收獲幸福,在老有所為中老有所樂

盡管年歲漸長,樂團的成員們依然認為,持續參與演奏不僅讓他們保持了良好的身體狀態,也讓心態更加年輕。55歲的孫姐是樂團中最年輕的一員,她笑著說:“每次排練和演出都讓我充滿活力,身心狀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加入樂團之前,她已許久未碰琵琶,但通過這個平臺,她重新找回了年輕時的熱愛,生活也變得更加充實和快樂。

當談到樂團的氛圍時,所有成員提到的最多的詞匯便是“和諧”和“積極”。樂團的良好發展離不開成員們之間深厚的默契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在這里,年齡不再是隔閡,音樂成了他們共同的語言,大家就像老朋友一樣親密無間,彼此關愛,猶如一家人。“我們每天都會在微信群里互相問候,關心彼此的生活。大家相互支持,鼓勵著對方,心態也變得越來越積極向上。”張泰芳說。

展望未來,樂團的成員們充滿期待。他們希望能繼續參與更多的公益演出,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同時不斷提升演奏水平,爭取成為青島“一流的老年民樂團”。他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鼓勵更多的老年人保持熱情,找到自己熱愛的事物,讓晚年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高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