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青島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8.8%,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不超過1天
半島全媒體記者 陳亞梅
青島市的空氣質量實現持續改善,但再上臺階也面臨一些困難。11月13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當好排頭兵 奮進新征程”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孫吉海對青島市制定的《青島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暨第三輪“四減四增”行動實施方案》中的工作措施作出了具體解釋。
空氣質量難上臺階的主要原因是全市的污染物排放總量還沒有削減到足夠低的程度,疊加不利氣象條件或外來污染物傳輸的影響,就會產生污染天氣。去年全市一共有65天的污染天氣,今年截至目前,已經有50天的污染天氣。全市大氣污染物主要來自機動車、燃煤、城市揚塵以及工業企業的排放等等。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全市汽車保有量增加,能源需求量增加,產業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的調整沒有完全到位,城市揚塵的精細化管控不到位,這是本市持續改善空氣質量面臨的主要問題。
為落實國家、省有關工作要求,實現全市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10月23日,市政府印發了《青島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暨第三輪“四減四增”行動實施方案》。這一方案是對國家、省近階段空氣質量管控要求的具體落實,是對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系統部署。方案確定,到2025年,全市空氣質量實現全面穩定達標,PM2.5年均濃度達到30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8.8%,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不超過1天。方案提出實施6大行動,落實30條具體工作措施。
實施產業結構綠色升級行動。主要措施包括:嚴格環境準入,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的“兩高一低”項目盲目上馬;推動落后產能退出;開展產業集群升級改造;實施含揮發性有機物原輔材料替代,2025年底前至少建設50個替代試點項目。
實施能源結構清潔低碳高效發展行動。主要措施包括:加快推進能源低碳轉型;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全市原則上不再新增自備燃煤機組,支持自備燃煤機組實施清潔能源替代;推進主城區形成以天然氣供熱為主、大型煤電機組供熱為補充的清潔供暖格局;推進清潔取暖,今年對尚未實施清潔取暖改造的住戶要“應改盡改”。
實施交通結構綠色轉型行動。主要措施包括:“十四五”期間,水路貨運量增長12%左右,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7%以上;加快提升機動車綠色低碳水平;強化非道路移動源治理;推進綠色港口建設,到2025年,港內運輸車輛清潔能源占比達70%;加強油品監管,堅決打擊將非標油品作為發動機燃料銷售等行為。
實施面源污染精細化管理提升行動。主要措施包括:控制化肥農藥使用量;深化揚塵污染治理;推進礦山治理,對限期整改仍不達標的礦山,根據相關要求依法關閉;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
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治理行動。主要措施包括:開展VOCs液體儲罐專項治理;推動更多企業爭創環保績效A級或行業引領型企業;開展餐飲油煙、惡臭異味專項治理;開展大型規模化養殖場大氣氨排放總量控制。
實施能力建設全面提升行動。主要措施包括:完善重污染天氣應對體系建設;提升大氣環境監測監控能力;強化大氣環境監管執法;加強決策科技支撐。
為應對今年秋冬季可能出現污染天氣,市環委辦9月27日印發《青島市2024-2025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方案》,秋冬季方案由1個總方案+12個子方案組成,包括工地揚塵、道路清掃保潔、建筑垃圾運輸揚塵、公路水運工程揚塵、市政給水排水揚塵、綠化和園林揚塵、商品煤抽檢、清潔取暖、港口重污染天運輸和揚塵、成品油質量、環境綜合執法、煙花爆竹燃放管控的12個子方案,由相關職能部門具體組織實施,保障全市秋冬季的空氣質量。
- 事業編,60名!2025年“即選計劃”啟動
- 現金流驟減,消費貸首降,盈利能力不被看好……2025年,浙商銀行新行長如何破局?
- 【銳執有濰?亮劍龍城】諸城法院開展2025年第10次集中執行行動
- 2025年清明節假期國內出游1.26億人次
- 2025清明檔電影票房超3.7億
- “耕海1號”成功入選2025年首批山東省海洋服務業重點項目
- 青島高新區交警發布2025年清明假期交通安全出行提示
- 緬懷先烈祭英魂 賡續血脈傳薪火 青島舉行2025年未成年人“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
- 花開西海岸 春到大珠山——2025青島“花開西海岸”春游季啟動活動暨第二十屆大珠山杜鵑花會開幕
- “清明寄思踏春行 文明實踐我行動”——2025年青島市“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在李滄區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