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足球百年史話?丨拉練千佛山,一爬就10趟,獲稱“跑不死”!八旬老山東隊員憶綠茵往事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志波 潘立超 褚乃健
近期走訪的老一輩青島球員當中,有不少人曾經陪伴山東足球隊南征北戰。早在1966年,進步神速的山東隊就有望沖甲,但由于種種原因,以預賽第1晉級決賽的他們,未能繼續前進。今年已84歲的王黎,就是當年的親歷者之一。
記者與王黎合影。
王黎1940年12月9日出生于青島大港緯三路雙福面粉廠宿舍,父母分別是面粉廠和國棉六廠職工。在兄弟姊妹7人中,他排行老二。小時候,王黎就經常在家附近的馬路上踢一種“永”字牌的小皮球。后來就讀于天門路小學(校址后來建成青島十五中,即青島市實驗高級中學前身)時,他獲得了廣闊的馳騁空間。
年輕時的王黎
1953年,上四年級的王黎,轉學到了普集路小學,這里有更大的操場,他的足球水平進一步提升。1955年,王黎升入青島七中,這是當年這所女子中學第一次招收男生。當時,學校有位叫沈蘊昌的英語老師,足球很好。1956年,他帶領校隊獲得青島市中學生足球比賽冠軍。王黎就是主力球員之一。當年,王黎入選青島少體校隊,在第二體育場跟著知名教練楊昌、金天民學習。1958年,青島體校成立,王黎進入足球班,成為青島少年足球隊主力球員,再次師從楊昌。那時候,楊昌經常騎著自行車,跟在后面監督大家越野跑,這也為他們打下了堅實的體能基礎。
老山東隊的合影
1958年底,在威海舉行的山東省少年足球錦標賽中,青島隊獲得冠軍。賽后,王黎和戚文灝、曲禮新等7名球員,入選了山東足球隊,并在山東海洋學院(現中國海洋大學)進行了4個月的集訓,備戰第一屆全運會。隨后,王黎帶著父母準備的被褥,正式踏上了開往濟南的火車。當時,宿舍在文化路省體育場,一個房間里,上下鋪住著8個人,條件很苦。當然,更苦的是訓練,那時候,每周至少要進行一次大運動量拉練,也就是折返跑爬10趟千佛山,有的隊友累得直哭。但王黎不僅堅持了下來,而且每次都是前3名跑完。
老山東隊合影
王黎回憶,最初山東隊因為起步較晚,在選材上受限較大,有的隊員還是從排球隊或者籃球隊轉型而來。當時山東隊當中大部分球員人高馬大,教練組也是有一些戰術方面的探討:“有的教練認為山東球員都人高馬大,沖擊力強,應該走兩翼齊飛高中鋒頭球的路子,但有的教練認為應該走細膩的腳下傳控路線,當時討論了很久,直到現在,高中鋒的打法一直都是山東足球的特色,我主要就是負責邊路突破和傳中。”雖然王黎身高只有1米68,但他兼具速度、技術、意識,百米成績能達到11秒8,而且雙腳可以左右開弓,獲稱“跑不死”。這也正是唐紀青、倪國英、楊忠祺、林仲琡等歷任教練,都非常賞識他的主要原因。由于基礎差、起點低、打法不統一等原因,山東足球隊起初一直徘徊在乙級聯賽。
老山東隊合影
后來隨著教練、球員的不斷充實,球隊水平也不斷提升。1966年,在廈門舉行的乙級聯賽預賽中,山東隊以全勝戰績獲得了第1。王黎不僅是主力球員,還屢屢上演突破好戲。本來,決賽中山東隊非常有希望晉級甲級聯賽。但后來由于種種原因,決賽沒有進行,球隊也暫停了綠茵征程。11年之后,山東隊才終于晉級到甲級聯賽。談到當時球隊實力提升,王黎回憶起一個細節:“教練倪國英兜里裝著兩包煙:中華和大前門,以前跟強隊約球,跟對方遞中華;后來別人找我們約球,教練就遞大前門。說明山東足球在那個年代進步是很快的。”
后來,隨著諸多年輕球員的加入,王黎作為老山東隊的隊員還能發揮余熱,但長期的高強度訓練也讓王黎的膝蓋有了較大的磨損,1972年8月,王黎結束了在山東隊14年的足球生涯,回到青島,被分配到山東省紡織品進出口公司,從事包裝工作。業余時間,他加入青島外貿隊,協助帶隊參加青島市足球聯賽,成績名列前茅。
2002年,王黎正式過上了悠然的退休生活。和很多人不同的是,退休后,他很少再關注足球,而是把更多時間給了家庭。他經常感慨道:“足球在我年輕的時候帶給了我很多的快樂,退役之后在外貿系統也走南闖北見了很多世面,人生在于知足,我有三個孩子都很孝順,能安享晚年,真的很滿足,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