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里拖網,阡里毛蝦上岸記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孫桂東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阡上社區附近海域,一直傳承著古老的捕蝦技藝。周邊的漁民們通過自制的大網兜,利用人工拖行的方式捕撈珍貴的“阡里毛蝦”。今年3月份,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阡里毛蝦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成功。8月14日,記者跟隨當地漁民,探訪這種珍貴的海蝦是如何上岸的。
凌晨出發,海里拖網捕蝦
8月14日凌晨4時許,天還沒有亮,今年72歲的阡上社區村民柴京成和兩個老伙計早早就起床。三個人騎著電動車,帶著漁網來到了附近的海軍公園附近海域。
在岸邊,早已經有人等在那里,帶著漁網準備捕撈珍貴的“阡里毛蝦”。據介紹,阡里毛蝦因集中產地在原膠南東南阡里沿海一帶,故稱“阡里毛蝦”。周邊的村民,世代傳承捕撈的技藝,距今已經有三四百年歷史。
他們的捕撈工具比較簡單,是一張拼裝的大網兜。長度約3米,寬度0.5米,漁民用一根繩子掛在脖子上。阡里毛蝦主要生活在近海的岸邊,因此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拖著漁網在海里行走就可以。
記者看到,漁民拖著漁網在海里來回走動。由于在岸邊,水深大概一米半,深一點的地方能到腰部。從早晨4點30分左右,一直到6點30分左右。柴京成說,阡里毛蝦的生活規律比較難摸透。他們一般選擇落潮或者漲滿潮,這個時候相對多一點。記者看到,在海岸線上大概有二三十個人,每人身上掛著漁網進行捕撈。在海里拉網近兩個小時后,眼看收貨量相對較少,他們決定收網。
豐收季一網二三十斤,捕撈季持續到霜降
上岸以后,他們將漁獲倒入塑料桶里。記者看到,里面有不少雜物,在塑料桶的底部有很多細小的蝦。捕撈上來的蝦,還需要經過清洗分揀。
這個步驟比捕撈更麻煩。他們用海水反復沖洗,阡里毛蝦會沉在底部,一些漂浮的水面上的雜質就被清除掉。但是,比較重的小蟲或者石子,就需要回家用鑷子一點點分揀出來。
“忙活了一早晨,差不多也就七八兩左右,”柴京成說,今年的捕撈季有點晚,前段時間一直很少,他們基本上沒出來。從8月初開始,陸續有點產量,捕撈的人才多了起來。在海邊二三十個人,基本上都是一斤左右。
阡里毛蝦個頭比較小,主要集中在風河入海口到海軍公園這一片海域。往年的時候,三四月份就能捕撈到一些,他們成為春蝦。然后就是七八月份開始,一直持續到霜降。之后隨著氣溫下降,阡里毛蝦游回深海,一年的捕撈季也就結束了。
柴京成說,每年的八月十五前后是豐收季。阡里毛蝦的個頭大,成群集中在近海一線。如果遇到蝦群,一天捕撈二三十斤沒問題。不過,它們對環境比較敏感。村里的人總結了一些經驗,一般是小北風過后或者小北風轉小南風,它們會集中游到岸邊。“有時候也沒這么準,主要看運氣,”柴京成說,最多的一次,他們一天就捕撈了七八十斤,此后很多年都沒遇到這樣的情況了。
一斤蝦皮最貴賣到800元,沒上岸就被訂購一空
阡里毛蝦一直是海上珍品。今年3月份,阡里毛蝦獲得國字號認證。
柴京成說,毛蝦的個頭很小,長僅有10~15毫米,寬2~3毫米。 阡里毛蝦主要是做成蝦皮和蝦醬,在當地傳承已經有三四百年歷史。制作蝦醬的過程也非常簡單,從海里捕撈上來以后,他們會進行清洗。
回到家以后,在這些新鮮的活蝦里加入一些食用鹽,在瓶子里放置兩天,等到變紅以后就可以了。不過,蝦醬制作好以后,還是要放在冰箱里冷藏。
據介紹,阡里毛蝦都是按照罐來銷售的,一般一罐8兩左右,能賣到120元。如果是制作成蝦皮的話,價格會更高,最貴賣到一斤800元。
柴京成說,他們村里制作的蝦醬從來不會進入市場,在家里就被搶購一空。在當地,蝦醬、蝦皮都是貴重的禮品,而且產量很少,根本沒有多余的產量流通到市場上去。
從討生計到新時尚,高峰期一天上百人游玩
柴京成說,捕蝦是他們周邊幾個村世代傳承的手藝。年輕的時候,阡里毛蝦的價格只有二三十元,而且漁網的數量有限,村里只有幾個人專門從事捕撈。
后來,不少年輕人外出打工,一些年紀大的人就陸續接過傳承。地里的活忙完,就到海里撈兩圈。時間充裕的,可以多撈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