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倪阿姨對戰23歲莎莎,沒有輸!
最后一球,全場起立,為61歲的倪夏蓮鼓掌。丈夫捧著她的臉,輕輕一吻。
“他總是趁我不備,偷偷親我。”倪夏蓮靦腆地說。
這是倪夏蓮第六屆奧運會,雖然無緣16強,但她不遺憾,因為她輸給的是23歲的孫穎莎。“世界第一不得不服,你沒有跟莎莎打過,永遠不知道她的球有多好。”倪夏蓮說。
61歲,世界32強
巴黎奧運會,倪夏蓮第六次代表盧森堡出戰,成為奧運會乒乓球史上年齡最大的選手。
7月27日,女單首輪,倪夏蓮戰勝土耳其選手,迎來“開門紅”。這場比賽,倪阿姨打出多個大角度球,甚至讓對手扭到了腰。贏球后,她高高跳起,微笑著向觀眾致意。
61歲,依然是當世32強。
賽后接受采訪,倪阿姨一臉輕松:“我完成任務啦!很高興下一輪跟孫穎莎打,這是我難得的向她學習的機會,我爭取多贏一分是一分。”
老將說到做到。
7月31日對陣孫穎莎,倪夏蓮在第三局表現搶眼,雖然11:13落敗,但她曾一度追至11:11。
“倪阿姨的體育精神值得我學習,你看,不管落后多少,她在場上一直在拼,一直在想辦法。”孫穎莎說。
“可惜沒有贏下來,哎呀,多難得的機會呀。”倪夏蓮嘆了口氣,滿是惋惜。
雖然比賽一邊倒,但倪夏蓮在場上的松弛、快樂卻感染著每個人。每當自己打出好球,她會踮腳轉圈圈;每當莎莎打出好球,她會點頭微笑;她甚至360度轉身接到一個球,引來滿場喝彩。
“我跟倪阿姨都非常享受這場比賽,她的經驗、賽場轉換、應變力等,都是世界最強的。”孫穎莎說。
0:4輸掉比賽,倪夏蓮感慨“自己的打法過時了”。“我今天真是開了眼界,知道了什么叫世界第一。我的很多球在別的場地都可以得分,但在莎莎這里,就是撓癢癢,就是毛毛雨。看著球過來,我就是夠不著。”倪夏蓮笑著說。
倪阿姨沒有夸張,她的直板長膠對孫穎莎完全不具威脅,莎莎通過大角度調動、壓制倪阿姨反手,讓她要么接不到,要么擋出界。“打直板的就我孤軍一人,我一直是在走薄冰,雖然打法落后,但我在技術上還可以進步。”倪夏蓮不服老。
花季,花甲
時間回到1979年,還只是上海市隊隊員的倪夏蓮,在當年的全運會上爆出冷門,一路過關斬將奪得亞軍,也得以被征召進入國家隊。然而進入國家隊后的日子并沒有倪夏蓮想象中那么如魚得水,相反不僅無緣第36屆世乒賽,還坐了三年“冷板凳”。直到有一天周蘭荻教練找到倪夏蓮,建議她改變打法,轉練長膠。
經過和主管教練和領隊商議,倪夏蓮開始改練長膠。每天八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倪夏蓮不斷摸索和精進長膠和倒板技術。直到1982年出訪日本,倪夏蓮在十八場比賽中贏了十七場,正式開啟了一代“怪球手”的常青生涯。
更換打法后的倪夏蓮在第37屆世乒賽上大放異彩,收獲女團冠軍、混雙冠軍和女雙季軍,從冷板凳球員躍升為隊里的明星選手。
1986年,23歲的倪夏蓮離開國家隊,選擇上海交通大學進行深造。完成學業后,她便遠赴歐洲,開啟異鄉生活的同時,也開始尋找人生的新可能。
1991年,倪夏蓮正式定居盧森堡,并開始代表盧森堡參加乒乓球賽事。三十余年來,從歐錦賽冠軍、到連續登上奧運會的舞臺,再到如今的世乒賽季軍和WTT賽冠軍,她為盧森堡創造了無數個“第一次”,也讓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
幾年前,倪夏蓮曾在接受訪談時用詩句表示:“長長的旅途中我經歷過艱困,也品嘗過命運的恩賜,在欣喜落淚的時刻,感受到了向上的力量。”
從花季到花甲的“長長旅途”,無論是盧森堡政府,還是倪夏蓮口中“愛搞氣氛”的丈夫兼教練托米·丹尼爾森,抑或是隊友和家人,都給予了倪夏蓮莫大的支持和陪伴。
剛遠赴歐洲的倪夏蓮先是在一家德國乒乓球俱樂部打球,盧森堡國家隊教練知曉后便派人去往德國與倪夏蓮溝通,并給出了一份國家隊教練兼運動員的合同。
深感自己被重視的倪夏蓮,在次年6月接受邀請加入了盧森堡國家隊。抵達盧森堡當天,倪夏蓮便在海關收獲了市長的迎接。但當時的倪夏蓮,每當在國際比賽上遇到中國選手時,心里便會覺得痛苦。
那時,“只想在俱樂部里打球”的倪夏蓮拒絕了代表盧森堡參加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機會。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和盧森堡感情越來越深的倪夏蓮,慢慢放下了心中的別扭,面對盧森堡奧委會的再次邀請,她選擇參加2000年悉尼奧運會,也正式開啟了她六戰奧運的序章。
“我感覺乒乓球或者體育運動,不應該有國界的。我要謝謝乒乓球,因為它讓我架起盧森堡和中國的橋梁。”放下糾結的倪夏蓮,更加堅定了要用自己的特長促進中盧友好的信念。
這之后,她在盧森堡聲名鵲起,成為了當地人民心中的“國寶級運動員”。
快樂乒乓
2016年,倪夏蓮擔任里約奧運會閉幕式盧森堡代表團旗手;2022年獲盧森堡橡樹皇冠勛章,成為盧森堡華人獲勛第一人;就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上,倪夏蓮更是擔任盧森堡代表團旗手之一。
中國前駐盧森堡大使馬志學曾這樣評價她,“倪夏蓮是盛開在中國與盧森堡友誼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她用乒乓傳遞友誼,用乒乓為中國贏得榮譽。倪夏蓮是中國的驕傲,也是盧森堡的驕傲,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乒乓大使’。”
而也正是在盧森堡,倪夏蓮與如今的丈夫兼教練托米·丹尼爾森相識。從兩人多年并肩征戰國際賽場,到擁有一對兒女組建四口之家,在倪夏蓮眼里,托米浪漫、有責任心,像一個爸爸關心愛護著她。
“我有時候跟著孩子一起喊他Pappi,因為他很成熟,對我也非常照顧。我感受到了像父輩的那種愛,很踏實,有很多的安全感。”
作為倪夏蓮的教練,托米除了負責她的日常訓練、技戰術的制定執行和賽場指導外,還會很貼心地適時為倪夏蓮卸卸包袱。
“作為她的丈夫和教練,我應該對她更溫柔,給她更多照顧。很多次我都會和她說,夏蓮,不要擔憂,乒乓球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輸了比賽也沒關系,我們反而有了額外的時間休息,可以作為我們第二個蜜月。”
隨著年齡的增長,兩年前倪夏蓮在面對記者采訪時,已然將自己運動員的身份排在了妻子、媽媽等諸多身份的后面。
“我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因為這是我對家人的責任,是最基本的。接下來就是家庭,只有這些都做好了,我打球才能夠踏實。”
馬龍曾在聊到倪夏蓮的時候表示:“我能體會到她所說的這個打乒乓球是快樂的,我能想象到對于她這個年齡來說,她依然還能打球,我覺得這真是能給她享受生活,包括享受乒乓球帶給她的東西,她沒有必須要贏的壓力,她輸了也正常,贏了也更高興,我覺得這是競技體育最好的一面。”
對于2024年的巴黎,倪夏蓮有著三個夢想。“首先是能打奧運會,第二個夢想是能贏一場,第三個夢想是和孫穎莎交手。我太幸運了,三個夢想一一實現。”混采區的倪夏蓮高興得手舞足蹈,沉浸在夢想實現的喜悅中,她來不及擁有新的夢想。
“2028是一個太過宏大的問題,三年前我都沒想過自己會站在這里,我總說允許一切自然發生,但也不能違背自然規律,我只能說,只要我能打得動,我就會把洛杉磯作為我的目標,乒乓球帶給我那么多的快樂,我真的很舍不得想、也不敢談論離開的問題。”倪夏蓮說。
綜合新華社、澎湃新聞、羊城晚報等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