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區:來博物館“花式”過春天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一婷(圖片由市南區文旅局提供)
隨著“擁抱春天 健康生活”花海市南賞花季盛大開幕,市南區官宣了60余項精品特色賞花季系列“文旅大禮包”。游走于山海灣城,徜徉于花海之間,“博物館熱”悄然升溫,成為市南區文旅消費新亮點,引領著Citywalk閱城、特色研學等消費新場景的發展,也塑造著獨特的“春日經濟”新模式。
特色主題展覽“博物觀史”
市南區是青島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區,有著豐富的遺產資源及厚重的人文積淀。了解真正的市南,博物館里的風物與人文一定不能錯過。
人文韻致,溢彩流芳。翻開老舍、梁實秋等中國現代文化名人的一些著作或者回憶錄,不少文中會出現“青島”的字眼。如今在康有為故居紀念館、駱駝祥子博物館、王統照文學館等文博場所仍閃耀著他們的印記。
書法切磋、文化互動、城市交流……近日,青島市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康有為故居紀念館)與江門市新會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聯手打造的《翰墨森情-康有為與梁啟超書法藝術展》,匯聚了康、梁書法文物或復制品54件(套),其中久未亮相的康有為書法真跡再次驚艷亮相,讓游客們近距離感受到了大師們的藝術魅力。此次展覽持續至5月19日,屆時所有展品移至江門市新會區博物館繼續展出。
在博物館里“春日尋芳”,青島市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還上演了非遺體驗、香囊制作、版畫拓印等特色活動。“博物館有豐富的館藏文物、精彩的歷史展覽、別具特色的民俗體驗,是我們認識、了解一座城市最快捷、最方便的場所。”來青游客法文鑫說道。
此次花海市南賞花季文旅盛宴中,市南區22家博物館紛紛“上新”、花式“寵客”,策劃推出了非遺體驗、主題研學、公益導賞、民俗文化講堂等27項主題活動。
譬如,青島時光印記印刷博物館開展活字印刷、古法造紙體驗;青島羲和古箏博物館推出“順時令·承非遺”活動,推進二十四節氣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傳承;青島市民俗博物館的“清明主題研學”和“民俗文化大講堂活動”,傳遞建筑藝術和民俗文化的魅力;駱駝祥子博物館的“讀詩、讀城、讀海浪與繁花‘春深似海’”詩會征稿活動等,滿足了公眾對高品質、差異化、個性化的文化需求。
時光印記印刷博物館,加深游客對造紙工藝、印刷史的了解。
“博物館熱”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市南的文化自信。近年來,市南區高度重視文博事業發展,在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和文化優勢的基礎上,有效地利用了市、區地方文物元素,展陳內容涵蓋名人文化、建筑藝術、革命文物、城市歷史、美術繪畫、民俗文化等多個類型。截至目前,全區正式注冊備案博物館達到22家,其中,國家三級以上博物館6處,位居全市前列;非國有博物館10家,達到每2.21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的國際領先水平。初步形成以國有博物館為主體、行業博物館為特色、民辦博物館為補充,類型多樣化、主題多元化的博物館體系。
沉浸式體驗解鎖“穿越”新玩法
連接過去、現代與未來,打卡博物館成為一種社會潮流和文化體驗方式。
在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探尋種子的微觀世界,感受春日的盎然生機;在青島市南針路航海博物館,開啟“清明海韻傳文化 漁具奧秘同探尋”之旅,拓展了海洋航運知識倉儲……清明假期,市南區17家注冊備案博物館對外開放,充分挖掘闡釋文物內涵,創新活動形式,共接待參觀人數67054人次。
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春日研學實踐活動豐富。
青島市南針路航海博物館可以探索航海奧秘。
尤其在互聯網、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人工智能等技術加持下,博物館更是“玩”出新花樣,為市民游客詮釋了全新“打開方式”。
一個意外穿越,線上情節引導,探秘各種舊事……“穿越郵博”通關活動,是青島郵電博物館嘗試推出的“互聯網+研學劇游”新場景游戲,將知情識趣的郵電技術發展主題研學與劇本游戲相結合,在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了解郵電技術的發展史。“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不僅提升了場景知識傳達率,也讓游客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收獲了知識。”青島郵電該博物館行政總監周寧介紹,“清明假期游客入館約3500人次。”
而在膠濟鐵路青島博物館,高鐵模擬駕駛和VR4D影院觀看深受游客青睞。游客們戴上高科技VR眼鏡,沉浸在虛擬現實的時光,仿佛置身于飛馳的列車之中,實景感受從青島出發飛馳到濟南的速度與激情。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方式,讓游客們以全新的視角探秘博物館。
膠濟鐵路青島博物館的高鐵模擬駕駛和VR4D影院觀看深受游客青睞。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市南區在建設主題多元、特色鮮明的文博場館體系的同時,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利用名人故居、文物建筑創辦特色主題博物館,強化內容輸出、優化展陳設計、融入數字科技、加大宣傳推廣,推動博物館數量上實現新增長、質量上實現新升級、規范管理上實現新突破,讓“文博市南”吐露納新,百花齊放春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