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關鍵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 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8%,比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時隔5個月再回擴張區間,并創下近一年新高。同時,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日前公布,3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1.5%,較上月上升4.4個百分點。以上多重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正呈現明顯的持續回升向好態勢。從內外兩個市場看,多重利好因素也在加速顯現。
內需拉動更為有力。1—2月,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1307億元,同比增長5.5%;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0847億元,同比增長4.2%,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2個百分點。
外部環境持續改善。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為50.3%,較上月上升1.2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17個月50%以下的運行走勢,重回50%以上的擴張區間。同時,今年前兩月我國進出口規模達6.6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7%,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顯示全球市場需求呈現復蘇跡象。
從長遠看,經濟能否持續復蘇依然要看今后一段時期全球以及國內市場需求恢復強度,但無論走向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仍將是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的關鍵因素。作為經濟大省,山東須保持更高的戰略定力,從消費、投資、外貿等各方面著手,以新質生產力驅動經濟發展,實現“良幣驅逐劣幣”的良性循環。
消費應更加關注新興需求和趨勢。今年以來,“以舊換新”、家政服務等新消費需求逐漸成為“熱詞”。據山東省家用電器行業協會統計,目前,山東各類家電產品社會總保有量超2億件以上,并且每年增幅在5%以上,每年需要淘汰各類廢舊家電2000萬—4000萬臺,增幅在9%以上,市場潛力巨大。
然而,有需求并不直接等同于有消費,對于新需求,特別是“以舊換新”這種替代升級類的消費,必須依靠新質生產力,提供足夠優質的供給。4月3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審議了《山東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強調要堅持供需兩端發力,加快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持續擴大消費市場。
投資應更加關注高技術與高附加值行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今年工作時指出,要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而投資風向是引領經濟與產業轉方式、調結構最好的手段之一。
今年1—2月,山東工業技改投資增長5.9%,增速高于全部投資0.6個百分點。全省“四新”經濟投資同比增長8.9%,占全部投資比重為53.6%。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26.2%和73.0%。以投資促發展,山東正在積極行動。
外貿應更加關注增量產業和增量市場。從全球市場看,雖然目前全球制造業重新回到擴張區間,但是地區間受各類因素影響導致的經濟復蘇狀態仍存在差異。今年3月份,亞洲制造業PMI為51.6%,升幅較上月擴大,表明亞洲制造業在前兩個月穩定增長基礎上,增速有所加快。特別是,印度制造業PMI升至59%以上,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制造業PMI也保持在50%以上。而歐洲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的PMI還低于50%,恢復力度偏弱。
在多變的國際形勢下,要穩住和擴大外貿的盤子,就必須依靠這些有潛力的增量市場,找準能夠在海外產生大量需求的增量產業。比如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產品為代表的“外貿新三樣”,去年以來在國際市場上引領風向,成為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
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賦予中國經濟顯著的生產供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蘊含了巨大的消費市場空間,使中國經濟能夠從供需兩側不斷汲取可持續的發展動能。而作為經濟大省,山東“雙過億”的人口和完備的產業體系,為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了有利條件。只要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不斷發展新質生產力,山東經濟發展的韌性就會越來越強,前景就會越來越光明。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孫源澤 實習生 曹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