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吃能減肥!國家衛健委發文,手把手教你→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成人、兒童青少年肥胖食養指南》,指南指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趨勢,兒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肥胖?如何做到合理飲食、科學運動?一起來看
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肥胖率達16.4%
指南介紹,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肥胖率達16.4%,6歲以下兒童肥胖率為3.6%,6至17歲兒童青少年肥胖率為7.9%。而1982年,我國7~17歲兒童青少年肥胖率僅為0.2%。城市兒童青少年肥胖率較高,農村兒童青少年肥胖率增長迅速。有研究預測,到2030年,我國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達65.3%。
指南指出,科學減重需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較為理想的減重目標應該是6個月內減少當前體重的5%~10%,合理的減重速度為每月減2~4公斤。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肥胖?
醫學上對肥胖有明確的衡量標準——體重指數。
BMI(體重指數)等于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數字。例如一位女性,體重60公斤,身高1.60米,體重指數約等于23.44。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副院長張忠濤介紹,BMI正常的范圍是18至24,24至28為超重范圍。如果BMI大于28,就應該積極干預。
肥胖人群怎么吃?這些誤區要避免
指南建議,成人肥胖患者膳食
應全面均衡多樣化、限制總能量攝入;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嚴格控制脂肪、鹽、糖及酒精的攝入。
兒童青少年肥胖患者
應做到吃飯八分飽;
提高魚類、蔬菜、大豆及其制品的攝入量;
零食提供的能量不超過每天總能量的10%;
晚上9點以后盡可能不進食。
減重過程中,建議肥胖兒童青少年的膳食能量在正常需要量的基礎上減少20%左右。
?誤區一:光靠運動就能減肥
減肥80%靠飲食,20%靠運動。專家提醒,光靠“邁開腿”減不了肥,關鍵要“管住嘴”。比如,一個中等身材的人在跑步機上勻速慢跑30分鐘,消耗的熱量只相當于喝一罐可樂。
?誤區二:采取吃素食或不吃主食的方法減肥
吃素食或不吃主食的方式減肥,雖然能讓人在短時間內掉秤,但難以持久,還會帶來副作用。比如,長期不吃主食容易引發低血糖、腸道功能異常等癥狀。如果只吃素食不吃肉,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肌肉衰減等癥狀。另外,部分蔬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并不比米飯低多少,比如土豆、芋頭、山藥、蓮藕,可能讓你越吃越胖。
“減重神藥”司美格魯肽存在濫用情況
在我國,司美格魯肽目前是用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減重的處方藥。然而現實生活中卻存在超適應癥濫用的情況,一些沒有糖尿病的人用這種藥來減肥,其原理是通過增加胰島素分泌、延緩腸胃蠕動,降低人們對食物的需求。
醫生介紹,司美格魯肽是處方藥,注射前應該到專業減重中心或醫院做相關檢查評估,并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合理調整劑量,從而以更小的副作用取得更好的獲益。
醫生提醒,使用司美格魯肽可能發生低血糖、急性胰腺炎、腸梗阻等不良反應,此外,還可能引起如抑郁等情緒問題。
去年我國實施減重代謝手術
超35000例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我國實施減重代謝手術超過35000例。醫師介紹,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減重手術,只有在運動、飲食和藥物干預效果都不理想的前提下才考慮手術。此外,減重手術只是解決由肥胖帶來的健康威脅,后續還得靠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來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