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聚焦丨不考研的都去考公了?意外!考研人數降了,拐點初現,啥原因呢→
“考研熱”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重要話題。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為438萬,比去年下降36萬人。據了解,今年青島市招生考試院報考點報名近4萬人,比去年也略有減少。“教育部推進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等消息表明,研究生教育的形勢已悄然生變。
受生源影響
2017年我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首破200萬,達201萬人。2020年報考人數突破300萬,達341萬人。2022年報考人數突破400萬,達457萬人,比上一年增加了80萬人。2023年報考人數為474萬人,僅比上一年增長17萬人,增速明顯放緩,已顯露調整的跡象。2024年報考人數的負增長,可以看作上一年調整的延續。
從生源供給角度看,應屆本科畢業生是我國碩士研究生生源主體。有數據表明,應屆生占到了考研人數的一半以上。近年來,我國普通本科招生規模增幅明顯下降,碩士生源增長空間逐漸收窄。2016年,我國普通本科招生405萬人,2021年招生444.6萬人,五年間增長40.6萬人,年均增長僅8萬人左右。從普通本科畢業生規模和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的對比來看,2017年普通本科畢業生384.2萬人,是當年報考人數的1.91倍。2022年,普通本科畢業生471.6萬人,已與當年考研報名人數基本持平。這表明,今后本科畢業生工作后再考研的生源“儲備”也會持續走低。
不是唯一備選,拐點已初現
2022年考研報名人數的激增與求職環境和就業壓力密不可分。而目前,用人單位招聘和畢業生求職逐步回到常態,考研不再是一部分應屆畢業生的“無奈”選擇,報考人數下降也就順理成章。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日趨擴大,為本科畢業生讀研提供了更多渠道,在職讀研成為許多學生的理性選擇。2017年,我國學術學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分別為32萬人和40.2萬人,專業碩士招生人數首次超過學術碩士,占當年碩士招生總數的55.7%。2021年,專業碩士招生規模達到64.9萬人,比2017年增長了24.7萬人,占當年碩士招生總數的61.8%。
除了考研,現在“國考”“公考”熱度不減,相較于今年考研報名人數的下降,近5年來,國考卻一直呈現“擴招”的趨勢,2020年到2024年國考招錄人數依次約為2.41萬、2.57萬、3.12萬、3.71萬、3.96萬,而今年報名人數更首破300萬。
“考研人數下降,背后原因有部分考生把就業放到更優先級、出國留學通道疫情之后重新變得便捷等。”省內一所高校的研究生院負責人說,盡管今年考研人數的減少有多重原因,但研究生教育拐點初現已是業內共識。
因此,考研人數下降是正常現象,并且可以預測,未來幾年我國考研報名人數將會保持相對穩定,或進一步小幅下降。
報考專業冷熱不均
多所往年招生不錯、以文科見長的高校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證實,他們今年研究生報考人數有所下降,下降比例在10%左右,其中教育學類、文法類專業降幅比較明顯。
而工科類高校或專業的報考人數與去年相近,甚至還有所增加。“我們今年研究生報考人數跟去年差不多,都在12000多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院長范影樂告訴記者,熱門專業的考研報名熱度依然很高。杭電的計算機等王牌專業,還吸引了666位雙一流高校本科生報考。
今年第二年招碩士研究生的浙大城市學院,報名人數比去年增加57%。“一方面,相比去年首次招生,今年學校的知名度更大了一些;另一方面,學校地處杭州主城區,招的又是電子信息等理工科專業,更受考生青睞。”浙大城院研究生處副處長陳聚說。
當然,即便是理工科專業,內部也有分化。一位高校的研招處負責人說,“招收學術型碩士的工業專業報考人數明顯比去年少,考生更喜歡報考就業更為便捷的專業型碩士”。
浙江工商大學研工部副部長李瓊,在報考數據里發現了另一個新現象。“雖然報考全日制研究生的人數有所減少,但報考我們學校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數卻并沒有減少。”李瓊分析,這說明追求就業的同時,大家對于學歷的需求依然存在。考研人數的減少,未來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數應該不會減少,預計還會增加。
格局發生變化
國內研究生教育的變化,在教育部的新近文件里也有跡可循。
12月19日,教育部網站發布《關于深入推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進一步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比例,到“十四五”末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數量。
學碩和專碩的培養定位并不同。學碩為博士教育輸送學術型人才,重點是對研究生進行學術訓練;專碩則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重點對學生進行職業訓練。而這份《意見》也被外界認為,將進一步推動國內研究生教育格局變化。
“將研究生教育分為學術學位研究生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是對人才培養結構的根本性調整。《意見》提出的分類發展要求,為下一步辦好兩類學位研究生教育,提高專業碩士教育的質量,指明了具體路徑。”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說。
“從我們學校的情況來看,專碩更直接面向就業,近年來越來越受學生歡迎。”范影樂說,自我國2010年起啟動研究生培養結構調整,推進學術碩士(學碩)和專業碩士(專碩)發展,專碩的招生規模一直在擴張。但社會上也時有對專碩質量不如學碩的質疑,成為制約專碩更好發展的瓶頸。
在范影樂看來,《意見》代表了接下來國內研究生教育發展基本方向。隨著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體制機制持續優化完善,不同類型的碩士教育會更顯各自所長。
“雙非”報考人數激增
《2024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分析顯示,2024年報考人數是自2015年起持續、快速增長以來的首次下降,這顯示出考生報考更加理性。
《報告》顯示,除了總體考生數量下降,2024年報考還出現名校報名人數下降、“雙非”高校報名人數繼續增長的趨勢。例如,2024年南開大學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15817人,相比2023年的17263人,減少了1446人;2024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報考總人數10877人,較去年減少854人。而在“雙非”高校中,例如2024年江蘇海洋大學研究生報考人數2556人,較上年增長6.3%,2023年考研報名人數增幅達到了35.79%。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問卷調查,近五成考研受訪者目標院校為“雙非”院校。
分析認為,隨著研究生規模持續增長,就業市場與就業期望存在差距,一些本科畢業生選擇直接就業;學碩招生減少、專碩招生增加,研究生教育質量控制日趨嚴格等,或為“考研熱”呈現降溫趨勢的重要原因。
部分駐魯高校招生人數連年增長
今年7月,教育部發布《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2年全國研究生招生124.25萬人,比上年增加6.6萬人,增長5.61%;其中,博士生13.90萬人,碩士生110.35萬人。在學研究生365.36萬人,比上年增加32.12萬人,增長9.64%;其中,在學博士生55.61萬人,在學碩士生309.75萬人。畢業研究生86.22萬人,其中,畢業博士生8.23萬人,畢業碩士生77.98萬人。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研究生招生總人數僅為56萬,約10年件增長了一倍多。
記者梳理部分駐魯高校2024年碩士招生簡章發現,多所高校招生計劃較2023年穩中有增,且其中不乏近幾年招生人數連年增長的高校。
例如,中國海洋大學2024年計劃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3900余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800余人;該校2023年計劃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3800人,且已較2022年增加100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24年預計招收各類碩士研究生約3100人(其中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約300人),該校2023年預計招收各類碩士研究生3000人,較2022年增加200人。
青島大學2024年擬招收碩士研究生3600名左右(含推薦免試、長學制轉段、“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該校2023年預計招收各類碩士研究生3500人,較2022年增加100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2024年預計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236人,其中學術型375人,專業學位861人(含推薦免試生、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該校2023年擬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146人,較2022年增加95人。此外,山東科技大學2024年計劃招收碩士研究生約3200人,比2023年增加100人;青島理工大學2024年計劃招生1326人,比去年增加41人等。
相比于上述招生人數有明顯增加的高校,部分高校招生規模與往年持平。例如,山東大學2024年預計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6200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300人,最終招生人數以正式下達的招生計劃為準,上述數字與2023年一致。近5年,山東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總體上升并趨于穩定,其中2019年為5000人,2020年為5400人,2021年為6400人,2022年為6400人,2023年和2024年均為6200人。
大眾報業·半島新聞綜合自半島新聞此前報道、潮新聞、愛濟南、齊魯壹點、北京青年報、光明日報等
- 半島聚焦丨真假“懂球帝”!創始人稱遭投資人和對手聯合做局,多方回應→
- 半島聚焦丨金價連創新高,消費量同比下降,年輕人不買金鐲子?
- 問法熱線丨老伴兒去世后,她的妹妹有權繼承房產嗎?半島問法熱線聚焦養老繼承糾紛
- 半島聚焦丨7天新增2029例!這種病近期高發,不見面也能傳染!疾控專家:可入侵大腦
- 央視《新聞聯播》聚焦:山東青島奮力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
- 半島聚焦丨“你買菜,我幫做!”在做飯和外賣之間,他們選擇了“代炒菜”
- 泊里鎮聚焦“三大創新” 加速優化提升項目落地“一件事”服務
- 《新華每日電訊》聚焦濰坊:濰柴矢志打造自主動力“中國心”
- 第一觀察|三次考察安徽,總書記始終聚焦科技創新
- 聚焦“銀齡”權益保護 興業銀行青島分行“安愉人生”助力養老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