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青島市政府召開2018年市政府部門向市民報告、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活動(以下簡稱“三民”活動)動員部署會議,印發了今年“三民”活動實施方案,對各項工作任務作了部署,對活動組...
“三民”成績單:上半年青島“新經濟”法人單位數13.8萬家
半島記者 李曉哲
執政為民,不僅包含面對面為百姓提供優質服務,還應該涵蓋那些為城市發展和涉及民生做支撐的部門。所謂為民把好關、守好門,12月4日上線的市審計局、市統計局兩部門,從自身工作角度暢談如何做好本職工作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安居樂業。市審計局表示該局今年做好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知道在膠州成立了山東省第一個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中心;市統計局聚焦高質量發展,創新建立“新經濟”統計等。
市審計局:
成立全省首個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中心
青島依山傍海,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交相輝映。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質量亟需提升的壓力。市審計局大膽探索,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之路,做碧海藍天的忠實守護者。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積極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市審計局認真貫徹這一要求,率先組織市、區(市)審計機關積極探索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在全市推廣“明確重點內容、指明資料來源、確定審計方法”的具有可操作性實施方案,涉及水、土地、海洋、森林、礦產等自然資源和大氣污染防治等多個領域。共開展離任審計試點項目27個,初步形成了在橫向上涉及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職能部門,在縱向上覆蓋區市及鎮街兩級領導干部的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體系,在區(市)、鎮街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部門領導干部履職盡責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時,還指導膠州開展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成立了山東省第一個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中心,在全國率先創建了指標評價體系和定責標準,被中央深改辦確定為全國唯一一個縣級示范點,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符合實際的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規范。
對比數據查出多起違規占林占海問題
面對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要審“山”、審“水”的要求,市審計局經過不斷實踐,掌握了地理信息技術、大數據分析、第三方機構檢測等攻堅利器,為開展好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提供了保障。
地理信息技術具有覆蓋廣、可追溯、精度高的特點。市審計局與國土資源部門聯系,簽署了深化測繪地理信息與審計業務協作的意見,調取全市域衛星遙感影像、土地利用現狀矢量數據等地理信息數據,通過對比年度衛星遙感影像、疊加國土和林業等部門矢量數據等方法,揭示了多起違規占用林地、違規侵占海域等問題,有效解決了違法行為難以查找、邊界難以界定的難題。
除此之外,嘗試關聯不同職能部門業務數據進行分析。如,審計人員將水利部門的取水審批數據與食藥監管部門的水產品質量抽檢數據進行對比,首先找出未辦理取水許可手續的飲用水企業,再與自來水公司的用戶數據對比,最終發現了5家非法取水企業。據此,水利部門進行了立案查處。
同時,還委托具有CMA計量認證的第三方機構對水質進行檢測,在抽檢范圍的選擇上采取“科學選取”的方式,把評價水質是否安全放在首位,重點抽測水利和衛生等部門檢測頻率低、使用村內自備井的農村自來水,以及污水處理廠、企業等重點排污單位,分析水質否符合國家標準,提高了審計準確度和科學性。
“藍天白云,繁星閃爍”,“藍繁天數”是用來衡量空氣質量狀況的重要指標。審計人員在對比藍繁天數變化的同時,采用“正向措施法”進行判斷,即通過分析領導干部任期內投入資金、減煤治煤、揚塵治理等用于大氣污染防治的正向措施實施情況,來判斷其是否履職到位,為全市長久實現“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發揮重要作用。
讓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成為“緊箍咒”
讓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成為“緊箍咒”,才能促進領導干部樹立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保護好綠水青山。對審計報告反映的因個別污水處理廠長期閑置,而導致農村污水管網、沼氣池等環境保護設施在建成后不能投入使用的問題,當地政府約談了自污水處理廠建成到現在歷任的5位鎮黨委書記和鎮長,該鎮迅速委托環保公司對污水處理廠原有設備進行排查,閑置長達8年的污水處理廠終于運轉,解決了該鎮污水長期直排的問題。
在揭示問題的同時,審計更加注重從體制機制方面提出審計建議,引起黨委政府重視,促使完善制度。據了解,針對審計揭示的水質未經檢測就已供水、違規開采地熱資源等突出問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要求有關部門認真組織研究審計發現問題的解決辦法,嚴格落實審計整改。根據批示要求,當地政府多次開會研究部署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對審計所涉及突出問題的農業、林業等單位通報批評,并約談主要負責人。同時,在年度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加強海洋、河道、水系的環境保護,將責任分解到相關職能部門,領導干部資源環境保護意識大大提高。
■市統計局
上半年全市“新經濟”法人單位數13.8萬家
今年以來,市統計局大膽解放思想,堅持創新驅動力,積極推進統計制度、統計模式、統計方法創新,建立系列統計指標體系,積極回答高質量發展“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問題,為推進青島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統計支撐。該局創新方法制度,反映高質量發展,聚焦軍民融合、海洋經濟、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發展,率先在全國、全省同類城市中建立了“1+7”高質量發展指標與評價研究體系,涵蓋399個經濟數據指標,對于本市重要發展戰略實施情況的監測和評價,起到了重要的參考作用。
創新指標體系反映新經濟發展方面,市統計局聚焦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四新”發展,創新建立“新經濟”統計。該指標體系涵蓋22個重點領域和區域,由45張匯總表、200多個指標構建起點多維度、全流程的測算跟蹤體系,準確反映了質量、效率、動力變革。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經濟”法人單位數為13.8萬家,占全市法人單位比重為44.3%;新經濟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5.5%,對全市經濟的貢獻達34.6%。中央、省委深改組對青島新經濟統計方法制度給予肯定和推廣。
為創新統計標準,反映動能轉換,市統計局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956產業、“一業一策”等,創建系列統計標準、范圍,適時進行動態監測。今年前三季度,“956”重點產業勢頭較好,14個優勢和新興產業中8個增速高于生產總值增速,現代海洋、節能環保、汽車制造、生物醫藥、智能家電等產業分別增長16%、15.6%、12.2%、11.2%、9.4%。對全市近萬家企業分類形成“一業一策”監測報告和建議,為全市和各部門、區市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問題導向和優勢產業引導。
還創新監測體系,反映派生產業發展。聚焦戰略新興、高技術產業、科技服務、健康服務、旅游、體育等50多個派生產業建立系列監測制度。并且把戰略新興和高技術產業首次延伸到二、三產業,形成完整的核算體系和結構體系。今年前三季度,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6%,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7.4%,尤其是高技術服務業和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5.1%和13.6%,更好地反映本市派生產業發展。
同時創新調查方法,服務“四經普”。聚焦“四經普”關鍵環節,建立“雙掛”機制,區市和鎮街全部實行“雙組長制”,突出政府作用。運用地理信息定位系統實現對企業精準定位,“地毯式”清查做到不重不漏。基本摸清了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戶 120多萬,為正式普查登記打下堅實基礎。
據了解,統計工作創新須建立在“實打實”的數據基礎之上。注重抓統計改革,推出25項改革任務,著力構建科學完備的監督、制度、調查“三大體系”。抓基層基礎,夯實數據源頭。抓法制保障,堅決貫徹落實統計法律法規,依法形成統計保障氛圍。抓黨建引領,創新建立“一支部一特色一處室一品牌”,推進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打破處室、部門邊界,創新建立“十個統籌”工作新機制,提升工作效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建設現代化國家大都市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