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地鐵13號線空載試運行結束 月底開通試運營
半島記者 婁花
隨著最后一輛電客車緩緩駛回古鎮(zhèn)口車輛段,為期92天的青島地鐵13號線空載試運行于12月1日結束,完成專家評審和試乘等環(huán)節(jié)后,本月底將開通試運營。
地鐵13號線于9月1日開始空載試運行,共分四個階段。自試運行開始算起,截至12月1日,13號線已安全行駛92天,正線安全運行約86.4萬列公里。試運行結束后,地鐵試運營前需經過專家評審、試乘等環(huán)節(jié),待各項運行指標達標后,將投入試運營。
作為青島第四條、西海岸新區(qū)首條軌道交通線路,13號線備受全市特別是西海岸新區(qū)人民的關注和期待。該線路位于西海岸新區(qū),總體呈東北-西南走向。線路起于嘉陵江路站,經開發(fā)區(qū)、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yè)區(qū)、新區(qū)中心區(qū)、古鎮(zhèn)口創(chuàng)新示范園、董家口經濟區(qū),終到董家口火車站,共設23座車站,其中14座高架站、9座地下站,線路全長約70公里,可與規(guī)劃中的地鐵1號線、6號線、12號線換乘。本次試運行范圍起點井岡山路站,終點站至董家口火車站,共21個車站。
13號線開始空載試運行以來,各項組織工作均嚴格按照《青島地鐵13號線試運行總體工作方案》有序開展。為提高試運行質量,西海岸運營中心先后編發(fā)實施了四個階段試運行行車計劃,隨著試運行工作逐步開展,人員設備的磨合逐步穩(wěn)定,運行時間、上線列車數逐步提高,運行間隔逐漸縮小,從最初的單一大交路(8列車)、間隔18分58秒,逐步過渡到按照試運營標準大小交路(15列車)、間隔7分25秒運行(大交路14分50秒)。
10月11日起,13號線進入試運行第四階段,采用大小交路運行。其中小交路井岡山路站至大珠山站單程運行用時約33分鐘,大交路井岡山路站至董家口火車站單程運行用時約70分鐘。本階段屬于模擬試運營階段,各項行車相關指標達到試運營評審要求,截至12月1日,該階段試運行工作已順利完成。
通過試運行,地鐵列車運行圖兌現率、列車正點率等服務性指標達到一定水平,試運行整體運行趨于平穩(wěn),設備功能逐步完善,趨于穩(wěn)定,人員操作水平不斷提高,確保20天指標統(tǒng)計滿足國標要求,保證13號線高水平順利開通試運營。
■小資料 共設23座車站 全長約70公里
地鐵13號線位于西海岸新區(qū),總體呈東北-西南走向。線路起于嘉陵江路站,經開發(fā)區(qū)、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yè)區(qū)、西海岸新區(qū)中心區(qū)、古鎮(zhèn)口創(chuàng)新示范園、董家口經濟區(qū),終到董家口火車站,共設23座車站,其中14座高架站、9座地下站,線路全長約70公里,可與規(guī)劃中的地鐵1號線、6號線、12號線換乘。
■亮點揭秘 13號線增加愛心座椅和翻轉座椅
西海岸新區(qū)首條地鐵線路——13號線年底前將試運營。記者探訪發(fā)現,在保留以往線路優(yōu)點的基礎之上,13號線還增加了愛心座椅、殘疾人翻轉座椅、終點站提示等很多人性化的設置。
座椅更新,設愛心座椅更貼心
對比既有線路座椅布置,13號線對電客車客室座椅進行了更新,增加了顏色鮮明的愛心座椅和殘疾人區(qū)的翻轉座椅,將老人、孕婦、兒童、殘疾人等需要幫助的人群納入愛心之中,讓人倍感溫暖、親切、有愛。
醒目的橙色座椅,標識采用溫暖人心的橙色作為主色調,活潑而且識別度較高,充分詮釋了“愛需要有‘橙’意”這一寓意。
專為殘疾人設計的翻轉座椅,可自由翻起折疊,方便殘疾人進出車輛。
為防止乘客坐錯方向,除了保留原有的車廂語音通報,每節(jié)車廂客室外側增設了終點站顯示屏,充分提高乘客的舒適度和乘車效率。
而且,13號線電客車采用3:1的動拖比,動力強大,旅行速度設計超過60km/h,快于11號線,節(jié)省乘客乘車時間。
動能轉換,節(jié)能環(huán)保有新招
為響應“新舊動能轉換”政策,努力接軌新時代,青島地鐵13號線采用節(jié)能環(huán)保新技術。
首次批量使用再生能饋裝置。13號線目前已安裝12套再生能饋裝置,將列車制動產生的能量通過逆變裝置回饋至電網,穩(wěn)定了直流母線電壓,每天可節(jié)約1000度電以上,全線一年累計節(jié)約用電達365000度,可以減排二氧化碳364噸。
首次實現供電系統(tǒng)與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相結合。目前在古鎮(zhèn)口車輛基地、董家口停車場、鳳凰山路站采用了分布式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總裝機容量3MW,預計年發(fā)電量3504000度,全年累計可以減排3493噸二氧化碳。
13號線車站采用清水混凝土裝修風格。既有線路車站主體均采用普通混凝土材質,而13號線在部分地下車站采用清水混凝土形式替代吊頂蓋板等的裝修風格。省去了車站裝修材料等的投入。
安全可控,加裝避雷器
首次實現接觸軌加裝避雷器。既有線接觸軌防雷主要通過隔離開關柜內的避雷器進行防雷設置,13號線大部分線路屬于高架線路,為了露天設備避免遭到雷擊導致設備跳閘,在高架區(qū)間的牽引變電所站臺處,加裝了避雷器進行防雷保護,增加了雷雨季節(jié)接觸軌設備的安全性能。
當列車到達折返站時,可靠實現無人自動折返的正確率不低于99.99%。這一目標得益于13號線正線信號系統(tǒng)采用車地無線通信的移動閉塞LCF-500型信號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成功解決了高精度、高安全的列車定位、大容量車地雙向安全信息傳輸、高密度列車追蹤運行安全防護控制及高精度列車自動駕駛等關鍵技術難題。
- 時政微周刊丨總書記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 13日填報志愿!夏季高考普通類提前批尚有147個計劃
- 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排名公布,青島躋身第13位!
- 地鐵8號線閆家山站施工單位無證夜間噪音施工被官方處罰
- 身邊的醫(yī)靠 | 5歲燙傷女孩被遺棄,13 位護士 “媽媽” 照顧 300 多天!醫(yī)患溫情故事邀您分享
- 中高考后畢業(yè)旅行新選擇!青島地鐵8號線沿線免費景點等你來打卡
- 臺灣高雄市海域發(fā)生4.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 全省第一 !高密獲17金6銀13銅!
- 青島4條在建地鐵線有了新進展!2號線二期首個暗挖車站主體結構封頂
- 濰坊壽光北部13萬畝鹽堿地邁向高產田:八年改堿奪糧,鹽堿灘拱起“金糧倉”